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绘画是心灵的闪电

  • 发布时间:2014-08-14 08:53:46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吴 限

  2013年10月30日 ,“丹青世界行·张玉茂法国卢浮宫艺术大展”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卡鲁塞尔厅隆重举行,画展强烈地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人们的眼球,张玉茂以他漫漶的水墨丹青向欧洲美术界诠释了中国绘画的美妙之境。

  同年11月,从法国载誉归来的张玉茂老师送我新出版的《法国卢浮宫艺术大展》画册。打开画集,老实说我没见过这种山水。没有具体、实在和确切的形象,不拘传统的勾皴点染,不照搬古今熟悉的面孔,然而却令我感受到大山在阳光照耀下的炫目,背阴时的雄峻又冷峻;还有捉摸不定的烟云,空旷无声的溪谷。站在危崖上静如处子的小树们,以及不知为什么欢腾起来的群鸟……然而这一切却不是刻画出来、描述出来、营造出来、表现出来的。看吧,大片大片洇开的色渍,阔笔挥洒出酣畅的水墨,状似随意搓染的肌理,以及任由饱含水分的墨彩在宣纸上自由自在地千变万化。于是,种种灵动的山水情境就这样在他奇妙的笔下“化生”出来。在他的笔下,大野苍茫之境,长白雪月之境,秋山沉醉之境,春山晓雾之境,芦花霜晨之境,梨花春雨之境,都意味深长,动人情思。他带给我的震撼力、幻化力,宛若我读东坡、稼轩的词,抢铁板,唱“大江东去”;拨铜琶,吟“千古江山”,心潮激越,豪情满怀。

  这是什么山水?宋元?文人画?大写意?还是西方舶来的抽象画?传统的中国画是具象的,现代西方绘画是抽象的。张玉茂的山水既非具象,亦非抽象。那是什么?别忘了中国人还有一个概念叫做“意象”。 “意”是中国文化的特产。比如意境。西方绘画只有境界——即“空间的境象”,没有意境一说。但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最讲究意境,甚至把它作为评判一幅画高下的标准。中国人所谓意境,是将意,即意念、意味、诗意、情怀、滋味等融入“空间的境象”里,这样它就不再仅仅是视觉而是内心的了。同样,绘画中的形象在中国也有这样更深的一层,便是意象。然而中国人这种意象既非纯抽象,也不否定具象,而是在形象和抽象之间;为了使“意”更自由更充分地表达,它不以刻画与描述为能事,不受具象制约,不让视象限定想象。

  在清初四僧的山水、禅画以及泼墨写意中,从米家父子的雨点皴到黄宾虹的积墨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意象,但多为局部,张玉茂的山水却是全部的彻头彻尾的意象。在张玉茂的作品中,八大的豪放、石涛的野逸、石谷的苍润、黄宾虹的浑厚、傅抱石的潇洒、潘天寿的霸气、林风眠的幽冥,似乎都交汇在他浓重又灿烂、具象又抽象的笔墨情境之间,形成意蕴深远、悲壮苍凉、慷慨激情、孤高不屈的个人风格和个人气魄。从这个意义上说,张玉茂的形象观,不是西方的抽象,而是中华文化的意象,他的山水便是具有中国气质,同时又富于现代精神的山水。

  静观张玉茂画作,无论浓墨重彩,还是花卉山水,往往都有一种混沌、朦胧又野逸的气氛,在冷静的光影中,仿佛整个天地风景,都融解成一片自然流动、雄奇诡异的世界。这种动中有静、静中带动、生生不息的艺术效果,就是中国历代水墨画家追求的最高美感标准——气韵生动。在这片蔚郁壮观的艺术世界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狂恣的动势,放眼却又尽是深邃幽冥的宁静,动静之间,尽是天籁,神秘飘逸、气势磅礴。这种艺术境界,已逾越了写境层次,进入造境意识,苍茫大地、风吹草动,处处都是自然与心灵并生、物我为一的特殊艺术空间。

  近代画家中,最善于用墨的是黄宾虹和李可染。他们以独到的点墨法和积墨法,达到了黑中透亮、雄浑而醇厚的效果。张玉茂则善于以大块积染,形成多层次的流动墨块,在枯湿浓淡之间,营造出光影变幻、浑厚氰氯、深邃幽冥、莽莽苍苍的多重气势之风貌。他不拘成法,独创出湿画法,把泼墨、焦墨、湿墨、渍墨等法全部施展出来,他或先在纸上勾皴,待布置出山石、草树、瀑布等的位置后,再因其位置而拓印、泼墨、泼彩,在这一过程中,色墨任其流淌、冲撞、渗透,在此基础上,任意发挥,随意赋形;或在开始时就用淋漓的水墨铺陈出物象的效果,使山体厚重如铸铁,而留白处则显云烟飘渺,层层叠叠,深邃杳然,使整幅画面墨色淋漓,浓淡相宜,神秘幽深,产生出一种蛮荒原始、莫测遥远、烟云浮动的美妙境界。张玉茂认为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心灵的领悟、气质、个性和天性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张玉茂反对画界的技术化倾向,认为技术只能产生一种新的视觉效果、技术效果或肌理效果,却产生不了个性。个性只能从画家的身上找,找两个东西:一是自己的个性,或豪放、或豁达、或温婉、或伤感;二是自然的个性。张玉茂很少画江南山水,因为那不能解放他的个性。只有长河大川,苍茫大海和烟云飘动的崇山峻岭,才能抒发他的情怀。张玉茂有一个率真的、野性的、雄性的灵魂,他悟到了艺术的本原,艺术就是个性,就是展现自己的心灵。

  近百年来,中国画总是在笔墨问题上纠缠不休,实际上,比笔墨更重要的是水的运用。张玉茂突破了这个弱项。大量用水,让人能感觉到他的画中有空气感、空间感。古往今来的大画家,从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五代董源的《寒林重汀图》、元代黄公望的《水阁清幽图》、清代石涛的《淮扬洁秋图》,到近现代李可染等国画大师,其绘画都有轮廓,最常用的技法便是勾、皴、点、染,这种传统技法往往使画面变得凝固、具象、有人为气,缺少自然性。而张玉茂则消灭了轮廓,将山水间的层次、虚实关系隐藏在水墨中。这样,他的绘画便充满了生机和变化,没有了人工斧凿的痕迹,一任天然,充分发挥了水墨的审美功能。在他这里,“墨分五色”还不够,还运用大量水分,分出浓、淡、干、湿;水又利用宣纸的特性形成烟云般变幻莫测的效果,一方面使笔墨充满丰富自然的变化,另一方面,充满大自然可呼吸的生命感。使我们在他漫漶的笔触间领悟了山水画的“彼岸”之美。

  近期张玉茂在山水画的基础上,又尝试 “放虎归山”,创作了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画作,深受藏家喜爱。他把虎置于他创造的特定情调氛围中,使虎与境化,相得益彰,增添了无尽的艺术感染力。

  张玉茂是个踏踏实实的画画人,很少参加展览和应酬,他倾听自己内心的需要,有了需要他才去画画。作为当代探索中国画语言创新与拓进的佼佼者,张玉茂的市场认可度越来越高,其作品受到了许多藏家的青睐,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北京东正和东联盛世宝春拍上,他的两幅作品 《双雄踏春图》、《花溪泉声》分别拍出98.9万元和97.75万元的佳绩。对此,张玉茂却不以为然,他幽默地说,“鹰有时会飞得像鸡一样低,但是鸡永远不可能飞得比鹰高。人是为了看见自己的内心才画画的,绘画对我而言有时是心灵的闪电,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只要有了绘画的冲动,我必须马上就画,决不等待,决不遏制。”他从来不关心他的画能卖多少钱,他认为那是投资者的事,他一心一意,只画自己喜欢的。他心态平和、清醒。不钻营、不卖弄、不张扬,很简单。为此,他活得从容、恬淡、宁静。

  中国的艺术是一条高远、超逸的心性之路。走在这条路上,我们会遇见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等先哲。张玉茂时刻在心灵深处与这些先哲们对话,不断获得教诲。年复一年,他的笔墨随心境一同提升、提纯,成就了他今天飘逸、深邃、浑厚的作品面貌。站在这样的作品面前,我们不会过分地激动,更不会悲喜交集,但作品的那份诗意与澄远会长久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留在我们的心底。

  当生活的印记被时光之水淹没的时候,露出来的一定是艺术的山峰。希望五百年后的人们也能谈起张玉茂,就像我们今天谈起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

  ■艺术家简介

  张玉茂

  字酣实,1949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县,当代著名画家,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特聘研究员,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家。

  张玉茂自幼习画,后经明贤指导,临习古人名作,苦研传统。上世纪80年代初师从著名画家宋雨桂先生。几十年来,他对中国画的特殊技法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实践,融汇中西,其艺术创作能够将传统、生活与特殊绘画艺术语言巧妙和谐地展现在画面中,其作品因此呈现出丰富的效果和奇特的诗话意境,而这些正是张玉茂想通过多种工具的使用来达到他对中国画新的语言组合的实现。他是当代探索中国画语言创新与拓进的画家中的佼佼者。

  其作品曾参加全国首届山水画展、第八届全国美展等大展并多次获奖。曾于辽宁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办个展。作品被何香凝美术馆、辽宁美术馆、辽宁省博物馆等艺术机构收藏。日本、新加坡、美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收藏家亦收藏了他的大量作品。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作品经常参加中国嘉德、翰海、荣宝、深圳等地区拍卖行的拍卖。出版有《张玉茂画集》、《张玉茂国画作品》、《张玉茂国画精粹》、《张玉茂法国卢浮宫艺术大展画册》等画册。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