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亲缘间单倍型移植有了“优化选择法则”

  • 发布时间:2014-08-21 01:31:01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科技日报讯 (钟艳宇 记者吴红月)近日,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黄晓军教授在国际血液学领域的顶级学术期刊《Blood》(影响因子9.775)发表关于“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供者优化选择”的研究论文。该成果发现了单倍型移植供者的“优化选择法则”,可有效降低移植合并症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该论文被选为《Blood》当期封面焦点文章,由主编Bob L·wenberg教授在卷首特别推荐,并授权免费获取全文。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愈血液病最有效方法,由于免疫屏障的存在,长期仅限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的情况下进行:但同胞(兄弟姐妹)间仅25% HLA相合几率,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主流,同胞相合供者日渐匮乏;而中华骨髓库等非血缘供者库捐献成功率仅11%。因此,供者来源缺乏是Allo-HSCT领域长期未解决的重大难题。

  黄晓军课题组历经十余年系列研究,从细胞因子诱导免疫耐受等临床前期研究逐步建立、完善了国际原创的单倍型移植技术体系——“北京模式”,达到了与人类HLA相合同胞和非血缘供者移植等同的疗效。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目前每年完成单倍型移植近400例,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单倍型移植中心,并推广至全国50余家移植中心及意大利罗马移植协作组等海外中心应用。

  单倍型的广泛应用随之带来新的科学问题:如一位恶性血液病患者同时拥有父母、HLA不合兄弟姐妹等单倍型供者,如何最优化供者选择,使恶性血液病患者复发率更低、移植物抗宿主病(即移植排异)更少、生存率更高?国际上尚缺乏该问题的系统研究。黄晓军课题组在1210例单倍型移植临床实践基础上系统研究发现:年轻、男性供者移植组“移植相关死亡率低、生存率高”;父亲较母亲供者组“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低、移植相关死亡率低、生存率高”;子女较同胞供者组“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低”;父亲较姐姐供者组“移植相关死亡率低、生存率高”;非母系遗传抗原(NIMA)不合同胞较父亲、非父系遗传抗原(NIPA)同胞供者组“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率低”,从而建立了单倍型移植供者“优化选择法则”。

  《Blood》特邀德国Tübingen大学Rupert Handgretinger教授在当期“Inside Blood Commentaries”栏目进行评述:与非血缘移植中HLA配型是供者选择首要原则不同,亲缘单倍型移植中供者选择对患者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相关死亡、复发率意义重大。迄今对于供者年龄、性别、亲缘关系等选择原则知之甚少,而这篇研究论文在大量临床病例基础上提出的供者选择法则,可有效降低移植合并症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存率。该法则应在其他单倍型移植模式中进一步验证。鉴于“北京模式”覆盖全球50%以上单倍型移植病例,这对改善大量患者生存具有重要影响。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病研究所王昱副主任医师和常英军教授,通讯作者为黄晓军教授;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863”项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等多项科研基金的资助。

  《Blood》(血液)由美国血液学会主办。刊载血液学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的论文,包括良性与恶性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病症以及机制、免疫学和肿瘤学的血液研究。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