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8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图文:农民张西平电费单里读幸福

  • 发布时间:2014-08-20 07:35:15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湖北日报讯 图为:张西平手中这沓电费单,从1993年到2013年,记录了生活从窘困到幸福的变迁。

  文/图 记者刘天纵 通讯员杨波 祝科

  “自打我开了农家乐,用电量蹭蹭地涨。7月用了362度电,电费202.9元,比4年前全年用电量还多。”16日中午,十堰市张湾区斤坪村46岁的村民张西平,从黄龙供电所交电费回来,在家门口掏出电费单向邻居“吐槽”。虽然嘴上说花钱多,但他心里却乐滋滋的。

  张西平家有栋3层小洋楼,门前是篱笆小院,紧靠着316国道。走进院子,屋里屋外10张八仙桌坐满了客人,厨房里飘出萝卜干炒腊肉、干竹笋焖蹄花的香味。

  “农家乐开得这么红火,又添置高档电器了吧?”邻居李广平凑上前,一边看电费单一边问。

  “可不是!上个月生意好,每天顾客好几十人,3台窗机不够用,又添了台大柜机。”张西平笑道。

  “敢用电,说明有钱了,幸福指数高嘛。”李广平调侃道:“以前,咱们住‘干打垒’(土房子)的时候,还不是天黑洗了睡。”

  李广平一席话,似乎触动了张西平。张西平苦笑着说:“上世纪80年代,我全家11口人,挤在一间‘干打垒’里,隔成4间小房,共用两个15瓦的小灯泡。”

  “当时穷啊,只能在两间房的隔墙上打个窟窿,在窟窿里挂灯泡,两间房共用,凿壁取光。”正在一旁为客人端菜的妻子刘红接上话。

  刘红说:“以前农村的电线细,电压不稳定,电灯泡忽闪忽闪的像‘红萤萤’,谁还敢用电视机、洗衣机等大电器?”

  张西平翻出一沓电费单,摊在茶几上。“1993年,全年用了37度电;2013年,全年用了1244度电。20年,用电量翻了33倍。”

  张西平家有两次用电量增长高峰。第一次是从2001年到2004年,年用电量增幅在30%到42%之间;第二次是从2010年到2013年,年用电量增幅在29%到73%之间。

  “这两个用电增长高峰,得亏1999年和2009年的两次农网改造工程,让农村人迈了两步,赶上了城里人的日子。”张西平说,第一次农网改造,实现了“抄表到户”、“城乡同网同价”,让农民彻底告别每千瓦时2到3元的高电价时代。

  1999年,十堰农村居民生活标准电价为0.457元每千瓦时。但农网改造前,斤坪村的电费以村委会总电表结算。由于偷电、漏电、线损等问题,总电表电量大大高于实际用电量,超出部分村民分摊。

  “如果说第一次农网改造解决了用不起电的问题,那第二次农网改造就解决了安心用电的问题。”张西平指着门前的电线杆说:“以前筷子头细的电线,现在有水管粗了,变压器从1台增加到6台,电压稳定了,家电才真正下了乡。”

  “2003年,斤坪村装了第一台空调。如今,全村363户,家家至少有一台空调。”黄龙供电所斤坪村片区电工王森介绍,2011年起,斤坪村村民按每亩每年3000元的价格,把菜地流转给十堰一家旅游公司开发农业生态观光园,部分家庭腾出手做农家乐。旅游产业带动电器消费,最终拉动用电量增长。

  “我20年前栽秧,10年前种菜,现在开农家乐,一年纯收入近10万元,收入跟用电量一样,也是翻了30多倍。咱屋里,也从‘凿壁取光’,到了‘电器满堂’。”拾掇着茶几上的电费单,张西平幸福地笑了。

  链接

  今年12亿元改造农网

  (记者刘天纵、通讯员邹平、祝科)今年以来,针对我省农村电网低电压问题,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安排了12亿元的应急工程资金,对2251个低电压台区进行改造,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8585公里,新增及更换配电变压器2318台,新建及改造低压线路3223.42公里,惠及40余万农户。

  近十年来,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共投入 220亿元,实施中低压配电网升级改造,有效释放了全省特别是农村地区用电需求。全省县域用电量,从2006年的约400亿千瓦时,增长到2013年的900亿千瓦时。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