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值得我们警醒

  • 发布时间:2014-08-19 02:32:1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发布2014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名单,中国内地共有32所学校上榜,然而未有学校进入100强。(8月15日中国网)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虽然不能完全真实、准确地反映大学学术研究能力的高低,但不可否认,在某种程度上,它也基本上体现了真实的情况。中国学校未进入百强,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事实上,中国高校并非不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相反,中国恐怕是世界上最注重高校学术研究能力的国家之一。正如近日一则反映中国当前高校青教生态的报道所显示的,中国高校内部职称评定、资源配置、教师收入都主要与反映教师学术研究能力的科研课题、学术论文的质量与数量挂钩,而教学则被置于一个较不重要的地位,这恰恰与欧美高校之注重教学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方面是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低下,另一方面则是国内重科研、轻教学的高校生态,二者的交相拷问,令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高校学术研究的体制与机制,究问中国高校以政府课题为科研资源主要配置方式、以论文发表为科研能力主要评价方式的科研机制之弊病与痼疾。

  以政府课题为科研资源主要配置方式、以论文发表为科研能力主要评价标准,表面上看来,乃是学术研究之外在的、程序性的问题。然而,实际上,前者是以权力规制科研方向、界定科研范围,后者是以利益引导科研方向、框定科研目标,前者关乎政治,后者关乎商业,他们深刻地影响乃至制约着学术研究活动。

  在我们国家,学术研究投入之主要方向往往是由一个个课题所决定的,课题所在乃是投入所向,一般来说,大课题则有大投入,小课题则有小投入,无课题则往往无投入。这就使课题成为科研资源最重要的配置方式,也成为决定学术研究领域、侧重、范围的“指挥棒”。而课题分配权则掌握在公权力部门手里,这就无形中使得公权力具有了规制科研方向、界定科研范围之能力。学术研究本是一项自由事业,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学术研究的基本伦理已成为共识。而权力的规制与界定钳制了在学术研究中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成果的独立与自由,使学术研究成为丧失灵魂的“官学”,沦为公权力的附庸。更有甚者,在社会科学研究某些领域,研究之禁区俯拾皆是,研究之结果早已框定,研究之方法缺乏新意,如此研究,如何能产生优秀的研究成果?

  权力之外,尚有商业的利益导向。论文发表关乎毕业文凭、职称评定、学术地位,这些都密切关系到研究者的自身利益,但是,面对大量的需求,国内学术界所提供的可供论文刊发的期刊却相对较少,供需严重不平衡导致其中黑幕重重,潜规则横行。久而久之,劣币驱逐良币,潜心做研究逐渐失去生存空间,投机与滥制成为业界生态,科研能力逐步走低。

  在权力与商业的夹逼下,学术研究的自由度与独立性逐一丧失,学术研究偏离正轨、失其本真,沦为权力的附庸与商业的收割场,科研能力低下即不可避免。事实上,“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所反映的,并不仅仅是高校的学术研究能力,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科研创新与学术思考能力,这尤其值得我们警醒与反思。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