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防止过度加工浪费提高综合利用率

  • 发布时间:2014-08-16 02:31:15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编者按

  我国农产品供给量已达到一个历史新高。但因产后储藏、保鲜和制干等初加工环节方法原始、设施简陋、工艺落后,导致农产品产后品质下降、损失严重,折算经济损失每年达3000亿元以上。同时,粮食过度加工每年损失150亿斤以上。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增产,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隐患。农业部和财政部从2012年起,启动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补助政策。近日,农业部印发《关于加强粮食加工减损工作的通知》,对粮食加工减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农产品加工业作为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面临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加快提升农产品初加工水平、防止过度加工浪费、提高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已经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重要任务。本期特邀请相关业内专家贡献智慧,提出对策,为我国农产品加工减损指出切实可行的路径和办法,敬请关注。

  油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黄凤洪——

  油料副产物综合利用应往纵深发力

  造成我国油料副产物利用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主要以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对油料副产物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油料副产物利用刚刚起步,技术水平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三是产生了新的技术问题和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如:在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分离提取过程中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的损失和降低、分离和提取成本过高、副产物利用率低、分离提取过程产生二次污染等。以上问题造成全国80%以上的油料加工企业的产品仍然以精制油、高温粕等为主,副产品利用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都远远不够。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综合利用水平:一是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资金为补充的油料副产物综合利用产业化资金投入体系。整合科研力量,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进行联合攻关、集成攻关,破解一批技术瓶颈问题。二是加大科研开发力度。着眼于技术创新,筛选、主攻和推介一批国内国际领先的油料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推动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向纵深发展;着眼于节能减排,研发推广相关技术和加快环保设施建设,解决能耗偏高、排放偏多、污染偏重等问题;通过“吃干榨尽”各种油料副产物和农业剩余物,加强资源化利用;通过纵向和横向延伸产品链、价值链和产业链,实现油料加工副产物的多重转化增值。三是扶植和培育油料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龙头企业,提升对行业的示范、辐射能力。

  粮食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郑学玲——

  转变消费观念引导粮食适度加工

  改变目前我国粮食加工业过度加工的现状,推广适度加工,应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提高认识。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粮食是我国传统主食来源,减少粮食加工环节的损失浪费,保留其营养成分,不仅改善粮食品质,而且保证粮食产量安全。另外,我国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重大公共问题,大力倡导粮食的适度加工,改变片面追求“精、细、白”粮食加工生产模式,引导和规范企业适度加工,有利于提高粮食品质,促进国民健康。二是加强引导。结合我国米面主食品制作品质、营养、风味等因素,制定适合我国米面主食品需求的相关粮食适度加工技术及产品标准,推动粮食适度加工新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三是广泛宣传。改变目前我国粮食加工业过度加工的现状,推广适度加工,最重要的是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要从加强宣传引导入手。国家有关部门、各类新闻媒体要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持续不断地宣传一味地吃过度加工的米面及制品对健康的危害,以及适度加工产品对健康的好处,引导国民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培养全社会树立讲营养、重健康的消费理念。借助媒体宣传倡导科学节约型粮食加工方式,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渠道,以及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食品安全宣传周、科普活动日、展会等各种平台,推介适度加工科学知识,引导消费者选择适度加工的粮食产品,改变过度追求“亮、白、精”消费误区,形成科学健康的消费习惯。

  水果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单杨——

  加速水果副产物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水果副产物综合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受技术、资金、政策等多方制约。一是生产工艺耗能高、用水量大。现行生产工艺的弊端集中表现为高能耗和用水量大。以皮渣干燥生产果胶或饲料为例,每干燥1吨水果皮渣大约消耗0.1吨标准煤(折合300度电),而发达国家大量运用酶工程、生物工程等先进绿色技术,几乎不消耗能源。二是传统化学方法,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难以保证产品质量。当前,我国的水果副产物利用大多采用酸、碱等传统化学方法,不仅所得产品质量档次不高,更是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三是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目前,我国综合利用环节装备的技术水平较低,一些关键技术和装备的对外依赖度高,部分核心技术与装备基本依靠进口,我国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加工机械仅占5%~10%;技术装备性能低、技术含量低、自动化程度低,高端综合利用装备技术性能指标难以保证。四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我国水果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创新后劲不足,科研投入少,重视程度低。五是标准化程度低。只有少量企业标准维持产品生产和销售。六是集群化、规模化程度低。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果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水平。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和协调作用,成立专门机构,统筹规划,抓好落实,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重点引导和协调企业开展果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制定各类扶持政策,并在财政、项目、税收、利率、保险、土地等方面予以支持,为企业技术、装备改造与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保障。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银行贷款为支撑、社会资金为补充的投入体系,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企业科技投入的贷款规模,加强企业与金融部门合作平台建设;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开展技术改造与创新、清洁生产、废弃物利用、新产品推介等工作;加速综合利用科技成果熟化配套,对于适用范围广、公益价值高的科技成果采用政府购买等途径,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三是推进科技创新。坚持自主研究与引进相结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装备的研发;实施重点突破的创新机制,优选一批涉及范围广、技术难度大、产业效益明显的行业课题进行攻关,通过设立国家科技支撑、863计划和公益性行业专项等项目,集中力量进行重点突破;坚持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畜禽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研究员乔晓玲——

  加强政策扶持鼓励畜禽副产品加工多样化

  目前我国在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方面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加工关键技术落后,产品单一。畜禽的骨、血液、内脏、皮毛中含有多种功能成分,但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每年都有大量的副产物被浪费或是简单加工成附加值很低的产品。如血液利用方面,只是加工生产成低级的血豆腐、饲料产品和胆酸类原料品;骨的利用方面,除排骨等部位用来零售,少量加工为风味调料外,大部分被废弃而未加以利用。二是精深加工装备不完善,部分仪器投入成本较高。国内虽有不少先进肉制品加工设备,但由于副产品形状不规则性、组织结构不均匀性导致大多数设备不能直接使用,副产物加工成型设备少,且配套更新技术落后。如鸡、鸭等副产物利用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心、肝、胆、鸡胗、鸡内金等副产物的分拣工作由人工完成,生产效率低,缺乏内脏分拣的专用设备。此外,畜禽副产物在营养保健品、食品添加剂以及医药工业上的应用主要通过成份提取来完成,对精密仪器要求高,投入成本较大。三是产品相关标准不健全。目前,副产物相关产品的标准及生产许可单元不够健全,企业在产品开发和允许生产方面存在阻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屠宰企业的精深加工。另一方面一些从事副产物深加工的作坊式、小规模企业,在未经允许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导致了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得不到保证。

  国家应该从政策、科技、市场等方面加强畜禽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我国畜禽副产物的科研经费相对不足,人才较少,加工企业的研发费用投入比例低。建议在副产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人才培养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产业发展。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强副产物加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共同开发相关技术和产品。建议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联合的科技创新机制,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提升副产物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三是加强政策扶持。目前,部分加工企业已持有先进的副产物精深加工技术,但缺乏设备购置、厂房建设等资金,未能进行产业化生产。建议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支持加工企业加强副产物综合利用。四是提升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全国2.1万家屠宰企业中大部分为小型场点,建议打造规模化、集约化的屠宰厂,充分利用副产物开发多种形式的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果蔬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王文生——

  利用自然冷源实现果蔬产后减损

  我国果蔬采后损失率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主要是采前标准化生产水平总体不高和采后贮运冷链环节相对薄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仍然是以农村家庭经营为主,规模小且分散,标准化、精细化水平低。果蔬产后以冷链为基础的预冷、贮藏、运输、流通和终端销售装备和技术相对落后,果蔬冷链流通率仅为5%左右,冷藏运输率仅为15%左右。

  就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体制、经营规模和管理水平来看,果蔬产量再增长10%难度已经很大,但通过改善贮运条件将目前20%左右损失率降下来,是最经济、最可行的操作方式。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果蔬品种和不同的市场需求,建立和完善切实有效的果蔬贮运保鲜冷链体系。由于我国人口分布、地理优势和地域发展水平不均衡,果蔬冷库建设适宜规模、数量和需求迫切性都有较大的差异。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不同容量、不同形式和不同技术水平的冷库。比如在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的大型果蔬批发市场、大规模果蔬集散地、果蔬出口流通基地等,要按照产品流量、需求和保鲜质量要求,建设库容较大的果蔬冷藏库(几千吨甚至几万吨),也可建造一定数量和库容的气调库。而在果蔬产地批发市场(如海南、新疆等)或田头市场,可建造容积中等或偏小的冷库(几百吨至上千吨),特别是快速降温的果蔬专用预冷库。在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但果蔬生产比较集中的农村地区,可建造容积较小的“微型冷库”(几十吨至上百吨),解决农民和专业合作社果蔬错季销售和短期贮存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不可能在短期内基本实现高投入、高技术、总能耗较高的果蔬“设施保鲜”或冷链保鲜模式,而只能在加速推进冷链设施建设同时,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的简易节能冷链途径,更有效地利用自然冷源,实现果蔬产后减损和增值。农业部、财政部从2012年启动实施的农产品产地果蔬贮藏库建设补助政策,重点是建设适合农民需求的“微型冷库”,投资少、建造快,安全、节能、环保,系统操作简单、便捷,符合目前农民的实际需求,在试点地区取得了当年建设、当年使用、当年见效的好成效,为果蔬产后减损和农民增收了探索了一条新途径。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补助资金规模、扩大实施范围,为实现果蔬等鲜活农产品减损增收、均衡供应、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促进加工等目标发挥更大的作用。

  贮藏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沈瑾——

  发展绿色贮藏提高粮食产后初加工水平

  造成我国粮食产后损失现状的深层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现有技术设施难以满足我国粮食储藏需求。我国目前已有的粮食储藏技术、设施装备大多是针对大型粮食储备库而研发的,与种粮大户和农民合作组织的粮食储藏规模相适应的储藏技术与装备基本空白。二是缺乏相应的标准体系。目前我国粮食储藏干燥等多是靠农户凭经验来完成,没有统一的标准。已有标准的编制、修订速度又远远落后于行业发展和管理要求,还未形成科学完整的标准规范体系。三是科研投入不足。对粮食储藏技术的研究经费投入少,研究不够系统、透彻,诸如粮食品质陈化机理,储粮有害生物种类、分布、演替规律及发生危害生态机理,粮堆的热量、水分、气体传递特性,粮堆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变化模型,以及分子、基因层面研究等均有待进一步深入。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减少我国粮食产后损失:一是加大国家财政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适宜技术研发。撬动国家财政资金进行补贴,加强产地粮食收储环节设施设备的投入,鼓励引导农民及农民合作组织建设粮食产后烘储设施。针对农民、农民合作组织在粮食收储环节所面临的瓶颈问题,按照公共性、公益性要求,通过工程化措施、项目化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和原始创新,组织相关技术及设备筛选、集成、示范和推广,引导粮食收储设施、设备、技术的改造升级。二是推动技术集成和规模化经营。目前我国农作物种植和采收的机械化操作已初具规模,而采后作业的机械化则基本为零。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进一步加快,农产品产后机械化将在产后减损中扮演重要角色,工艺粗放、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加工规模小、技术落后的产地收储加工模式将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将是规模适度、高效环保、全方位、立体化的农业工程模式。针对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农产品产后收储运作业要求,综合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基于农业工程技术集成理论,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构建典型区域规模化农产品收储运技术装备集成模式,集“烘储收”一体的粮食烘储中心在近年内已得到了广泛认可,被认为是适宜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的发展方式。三是提倡发展绿色贮藏。世界各发达国家尤其重视农产品产后质量,以农产品最终使用品质和最佳用途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随着“有机或绿色”粮油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绿色储粮技术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粮食储藏技术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提倡采用低温技术、气调技术、非化学防治技术等绿色或无公害储粮技术的应用。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