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车险费改新格局:提防门口“野蛮人” 避免改革走弯路

  • 发布时间:2014-08-13 09:07:39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外部的行业正前所未有地关注着保险业,保险的门口已经站着各种各样的“野蛮人”,他们高呼着“羊毛出在猪身上”,举着“互联网思维”的大旗,随时打算敲门。事实上,这次车险费改确实会给外部行业大量的机会。

  未来的竞争是对客户识别的竞争,更深入地了解客户之后,就可以做更个性化的准确定价和服务。未来三种人会更有机会:拥有数据的人、提供数据收集工具的人和有能力分析数据的人。

  这次改革幅度最大的就是费率的改革。所有的改变几乎都直接体现在了保费的计算公式的变化上。在新的计算公式中,“基准纯风险保费”这个指标体现的是全行业的数据情况;而另外两个指标“附加费用率”、“费率调整系数”,是保险公司自己掌握的数据情况,这两个指标也直接影响着保险公司的生死存亡,其中附加费用率今后将成为保险公司自负盈亏的标志性指标。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车险承保人联席会议上,中国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方案掀开面纱。这是一次将被载入中国保险业史册的里程碑式会议,因为它势必将改变未来中国财产险行业的市场格局。

  我有幸参与了这次会议的讨论。改革中必然有得意和失意者,但放眼整个行业来看,经过这次改革,中国车险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必将大幅度提升,加上中国目前居世界前列的工业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以及世界最大的人口基数,中国保险业很有可能积累出世界级的流程和体系。

  车险费改绝非旧体系下的小修小补

  这次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是一次深思熟虑之后的大动作,调整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绝不是旧体系下的小修小补。

  改革分为前端和后端两个方向。前端是简单明了的条款和费率改革,而后端则是能够确保前端改革可以长期有效地发挥作用的监管制度改革,包括:前端条款费率动态调整机制、偿付能力监管以及监管方式等制度,前后两端相辅相成。

  我认为,这次改革幅度最大的就是费率的改革。所有的改变几乎都直接体现在了保费的计算公式的变化上。改革之前,商业车险价格的计算公式是:保费=(基础保费+保险金额×费率)×费率调整系数;改革之后,新的计算公式是:保费=[基准纯风险保费/(1-附加费用率)]×费率调整系数。

  在新的计算公式中,“基准纯风险保费”这个指标体现的是全行业的数据情况;而另外两个指标“附加费用率”、“费率调整系数”,是保险公司自己掌握的数据情况,这两个指标也直接影响着保险公司的生死存亡。

  为何会下此定论?

  首先,附加费用率今后将成为保险公司自负盈亏的标志性指标。附加费用率可以理解为“业务获取成本+公司的运营成本”,当一个公司可以以更低的手续费、更低的成本运营时,公式的分母会变大,变相地给保费进一步打折,为保险公司带来更多的吸引力。比如说:在目前纯风险损失率为65%的前提下,一旦公司上报30%的附加费用率,那么新的保费可以额外再打一个92.9%折,对于保费在10000元以上的车,价格下降了700块,这无疑是有吸引力的。而附加费用率影响更大的,是对那些单纯以高手续费竞争而无法降低自身运营成本的保险公司,附加费用率在理论上会要求保险公司提高保费,以补偿自己恶劣的经营水平,经营水平较差的保险公司虽然仍可以用报低附加费用率来维持短时间的保费价格,但长期来看这些公司已经失去了翻盘的可能。

  其次,让我们再谈一下费率调整系数,这也是此次改革中的另一个亮点。过去的费率系数有14个,而根据最新的信息,改革之后只有4个。这4个是无赔款优待(NCD)、交通违法系数、渠道系数和自主定价系数。新的费率结构可以被理解为,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曾言及的“改革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的最核心一步。

  最后,再谈一下对基准纯风险损失保费这个指标的看法,这是一个全行业的数据。目前,保监会勾勒的改革方向是车型定价,虽然实现起来较艰难,但车型定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困扰行业已久的“汽车零整比”问题,可以让保险公司在与汽修行业合作时重拾一定的话语权,扭转之前在理赔成本上被汽修厂“牵着鼻子走”的窘境。车险绝不应该是一个常年全行业亏损的险种。另外,也能解决之前被外界诟病的“高保低赔”问题。

  改革将产生一连串连锁反应

  这次改革必然会产生非常多的连锁反应。我个人认为,会产生以下五大影响。

  第一、车险电销的历史地位将显著下降。这个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由于渠道系数的放开,车险电销终将走下神坛,从一个特殊的产品回归到了渠道的本质。

  第二、 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会发生明显变化。由于新的机制,保险公司不会再被“阳光普照”。过去保监会没有办法不得不去“救”保险公司,因为保险公司会辩解称:价格是既定的,产品是既定的,出了问题都不是自己的错;但是,现在这些都不能成为保险公司辩解的“理由”。市场化的洗礼马上就要开始了。

  第三、 保险公司将更注重基础能力建设。保险公司最核心的任务就是了解并分析风险,其核心能力就是对不同风险的识别。理论上,保险公司应该研究的是数据收集、风险识别新手段、风险定价新方法、风险防范等等;但是,由于过去的车险产品是同质的,保险公司不需要在风险管理上有任何过人之处,大家更多的是在营销上做文章。保险公司根本无暇顾及本来应该是重中之重的数据积累、技术积累。改革无疑会让越来越多的公司走上正途,把过去10年欠的课都补回来。其中,定价能力将成为保险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

  第四、 寡头垄断与中小险企的抱团取暖。未来保险公司很重要的资产是拥有的数据量。开发新费率需要数据、引入外部数据做交换也要自身先有数据,这点对于中小保险公司将会是“致命”的。如果没有办法自主定价,而只是参照着大公司来定价,小公司一定会因为运营成本更高而走向失败。因此,中小保险公司有可能会抱团取暖。中小型保险公司的合作联盟也许会出现,大家会交换数据以达到自主定价的基本数据要求,一起开发新费率,甚至在理赔服务上合作等。

  第五、 外部行业对保险业的加大渗入。外部的行业正前所未有的关注着保险业,保险的门口已经站着各种各样的“野蛮人”,他们高呼着“羊毛出在猪身上”,举着“互联网思维”的大旗,随时打算敲门。事实上,这次改革确实会给外部行业大量的机会,但保险会不会那么轻易地被人“拔毛”呢?

  未来的竞争是对客户识别的竞争,更深入地了解客户之后,就可以做更个性化的准确定价和服务。未来三种人会更有机会:拥有数据的人、提供数据收集工具的人和有能力分析数据的人。保险公司拥有最后一种人——精算师,但是这个市场上最了解客户的人是做大平台的人,比如BAT,只不过是他们目前还不清楚如何把手中的数据卖给保险公司。

  另外一个大量渗入的方向,有可能会发生在汽车行业。我们已经发现有大量的汽车公司用非保险的方式在作“延保”,未来车厂定制化的保险也许会作为自主创新的一种方式出现,但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保险行业的话语权将会被进一步削弱。这个方向还会有很多的新模式会出现,面对这种市场环境的变化,保险公司显然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推敲细节 避免改革走弯路

  虽然这次改革的蓝本已经非常成熟,顶层设计也非常好。但是,千里之堤溃于蚊穴,改革中还是有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进一步推敲,以避免改革过程中走弯路。

  首先,最核心的是如何核对各个保险公司的自主定价是否合理。讲得更直白一些,就是如何界定各家保险公司的数据源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保证保险定价的专业性。

  各家保险公司的原始数据千差万别。如从性别因素来看,A保险公司针对女性打95折、B保险公司可能打9折,C保险公司觉得A、B都已经做了,方向肯定正确,而且苦于自己没有数据,所以就由精算师“人工”地做出预估调整,打到85折。虽然有了附加费用率,保险公司应该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但从全行业的角度来说,这种比拼会不会带来消费者的混乱?

  如何保护创新、鼓励创新是这个硬币的另外一面。中国人“山寨”的能力非常强,好的公司在数据挖掘上做了大量投入,出了成果,但其他公司可能非常简单地拿到好公司的费率,反向用精算走一下定价过程,直接在别人的基础上打个95折,从目前来看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不低。好的创新保护机制将会是中小保险公司能够实现“超车”的唯一指望。不过,目前保护创新又有个小悖论,因为最有能力创新的、最有数据基础创新的是大公司,希望中小公司能早点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

  其次,如何避免特大寡头垄断是另一个新的问题。市场上一直有这么一个观点:不希望有特别大的公司出现,比如一家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50%,或是排名前三的公司合计市场份额超过了90%,特大寡头垄断会导致市场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增加监管难度、客户缺少选择权、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等。

  再次,改革所依赖的行业基础设施建立必须提上日程。目前,保险行业的很多基础设施并不完备。当监管走向幕后时,必然需要一个更强的协会走到台前。协会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中小保险公司也应该在协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另外,一些行业研究性机构也应该尽早筹建,尤其是专注于汽车方向的研究,包括:维修标准、零配件体系、维修新工艺等,欧洲的RCAR就一个很好的样本可以借鉴。此外,行业的信息数据共享平台也必须加速建设。目前的保信是一个做行业性基础建设的公司,但是,我们还缺少很多小型的针对公司个性化的数据服务公司,大的建筑承包商和小的装修公司都是需要的。

  最后,在数字化时代,车险如何应对来自其他行业的冲击,也需费思量。上文中提到很多行业将会跨界融入保险行业,保险行业应该守住自己的利润底线,不要成为由别人统治的产业链上的一环。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