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成都力图建设西部“准自贸区”

  • 发布时间:2014-08-13 01:00:23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上海自贸试验区已成为新一轮改革的开启点,而在祖国西部的成都海关,在海关总署支持下积极探索改革,力图打造中国西部的“准自贸区”。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推出的14项海关创新监管制度中,已有8项在成都高新综保区不同程度先行先试,省内企业也在全国率先享受到了改革带来的红利。

  据了解,上海自贸区的14项政策是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为载体运行的,目前成都具有的两个重要平台就是成都综保区(包括高新和双流园区)和已经获批的双流空港保税物流中心,面积共8.77平方公里。成都海关为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打造“准自贸区”,先行先试移植上海自贸区14项海关创新监管制度,目前已经进行的8项包括:区内自行运输制度、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制度、保税展示交易制度、境内外维修制度、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简化通关作业随附单证、集中汇总纳税制度、智能化卡口验放管理制度。8项制度从功能拓展和手续简化两大方面提升海关监管服务职能,拓展综保区园区功能。

  在功能拓展方面,8项政策中区内自行运输制度、保税展示交易制度、境内外维修制度发挥集聚效能,引导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向贸易多元化、功能多样化、产业链高端方向发展。

  在去年成都海关的积极支持和努力争取下,海关总署特批区内企业鸿富锦为全国首批内销自产品售后返区维修的试点企业之一,今年上半年,区内鸿富锦公司生产的IPA D平板电脑,完成出口境外返区维修41万台,内销返区维修1.2万台。国航与斯奈克玛公司合资的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也已经落户综保区双流园区,目前商务部已批复同意在园区开展境外C FM 56系列发动机的保税维修业务。成都海关与公司进行了对接,并正在制订监管方案,按公司年维修100台发动机的近期规划测算,一年维修费收入将达到2亿美元,并将带动相关零配件的进口;预计项目全面建成后,维修能力达到600台/年,成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之一。

  在“手续简化”方面,成都海关通过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制度、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简化通关作业随附单证、集中汇总纳税制度、智能化卡口验放管理制度实现了通关手续和流程的大“瘦身”。

  仅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一项,变过去的“一票一报”为“多票一报”,上半年有36家企业对二线货物采用分送集报,占区内有进出口实绩企业的72%;对应区外供商企业数220家,区内外企业对二线货物采用分送集报形式分送单共计12.1万票,实际生成报关单量仅1.4万票,减少了近90%的报关量。区内进出口业务量最大企业鸿富锦自该项业务开展以来,通关时间由之前的4到5小时缩短为现在的20到40分钟,企业经营成本有效降低。

  成都海关先行先试移植上海自贸区海关创新监管制度,并非照搬照抄,而是以企业和地方需求为导向,创新监管制度,做出“成都特色”。

  例如,区内自行运输制度,上海自贸区允许企业在区内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自行运输,而成都海关开展的保税货物区间结转制度,将自行运输的范围跨度从园区内延伸到跨省范围,从西部内陆不沿边、不靠海的成都到东北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横跨几千公里,在去年7月实现了两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间的“区间结转、自主运输”。据试点企业英特尔公司测算,每月可节约费用超过10万元,整体通关时间减少6个小时,两地间运输时间由原来的2到3天缩短至1天,如果该模式扩大至其在华所有企业,每年将节约运营成本2000万元。这一国内首创实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货物“区间结转”制度,已成为海关总署在全国推进的“成都经验”。去年9月海关总署加贸司下文在大连、上海、南京等10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对此进行试点推广。(许晖月)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