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盘锦:而立之年逐新梦

  • 发布时间:2014-08-13 01:00:22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辽河到此开枝散叶,21条河流汇集于此奔突入海,成辽河三角洲腹地之奇观。这里民风淳朴;这里海河互吻;这里无数油龙潜伏;这里万顷湿地连绵;这里温馨宜居,海洋时代的节拍正奏着和声。这是一座年轻的城市,三十而立的豪情正述说着积极向上的诗篇。

  忆往昔,生生不息孕宏篇

  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之一的辽河,流经辽、吉、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四省区,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辽河文化。先人不仅傍水而居,劳作生息,而且由水启迪了智慧,滥觞了文化。故有“上善若水”之言,“智者乐水”之论。从南北朝时期的五胡十六国到契丹人建立辽国,女真人建立的金国,蒙古人建立的横跨欧亚的元朝帝国,再到满族人建立的大清王朝,前后总计一千余年,从劳动和生活中扩展了中华文化的外延,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四季分明的气候养成了辽河流域人们节奏鲜明的习俗,采集、渔猎、游牧及农耕经济造就了他们勇敢刚毅的性格。特别是广袤的地理空间赋予他们宽容的文化胸襟,因而多民族融合,儒、释、道及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存为一种现象,注定了文化的多元。

  作为辽河流域入海口的盘锦市,不仅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也饱含着深深的人文意蕴。在远古时期红山人已将足迹踏进了这块富饶的土地,留下了美丽的红山彩陶及文化。正可谓文脉暗承,浩瀚千里,承接历史,开创未来。

  据《中国通史》载,战国秦汉时期盘锦属辽东郡。东汉时为房县,三国及晋时属昌黎郡,唐时归渤海国显德府,辽时属显洲奉先郡,金元明清各时代分别属广宁府、路、卫县。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原盘山驿迁至双台子,民国二年(1913年)始称盘山县。1913年至1956年,尽管历史多有重叠,盘山县称谓一直没变。1966年盘山与盘锦农垦局合并,成立盘锦垦区,1970年改盘锦垦区为盘锦地区,1984年成立盘锦市。

  从明代遗存的地图可看出那时的盘锦区域为水乡泽国,沼泽连绵,芦苇丛生,周边卫所环设,说明那时的盘锦为边境之地,历史上溯,红山文明的曙光早已眷顾此地。汉辽东属国房县遗址依稀尚存。明长城一百单八里蜿蜒蛰伏。甲午陆战遗址八千子弟兵魂魄永存,时时述说着国恨家仇。“张氏墓园”安葬张学良将军的祖先,隔海相望的铮铮忠魂正祈盼着家乡的富变,将军创建的新民小学当下还是书声朗朗,将军创建的水稻开发基地至今基调犹存。这里有打响抗日第一枪王铁汉将军的故居,这里也有举义旗联合抗日的绿林好汉张海天、项青山、盖中华、蔡宝山组建的抗日义勇军,这里更有为真理而冤死的烈士张志新。

  这里史称南大荒,有早期的拓荒者和闯关东的流民。这里有最早的捕鱼文化,古鱼雁文化的传说展开了此地先民生生不息的画卷。这里有最早的芦苇文化,巧手的芦苇编织补养了几代人的饭碗;这里有最早的农耕,盐碱地上产的稻米成就了今天“盘锦大米”。男捕鱼、男耕作、女编织成了数载的生命线。这里迎来过30万人的知青,从而改变了这里的知识结构。这里也迎来了30万的石油产业大军,从此改变了这里的生活结构。这里如今迎来八方来宾,将改变这里的经济结构。历史正孕育宏篇。

  看今朝,风正一帆悬

  30年前,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成立,圆五彩之润化,融八方之和声,卓卓伟业,烈烈丰功,昔九河下梢,奔突而洪荒,今油地携手,文明而肇创。1984年底,依附辽河油田,因油而生,从此因油而兴。随着油气资源的萎缩,近年来盘锦市委、市政府高屋建瓴,适时提出“转身向海、全面转型”的号召,开疆扩土,谱写盛世华章。播惠风和畅,携清流激荡,素描重彩相宜,引来风帆起航。说不尽水墨丹青意,道不完百业民兴旺。近四年来,各项主要指标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下转第六版)

  盘锦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渤海辽东湾北岸,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是全国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也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区域面积4131平方公里,海岸线118公 里 , 人 口140万。是我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所在地,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和优质大米出口基地,是世界第一大苇塘的所在地,有国家级的辽河口自然保护区。盘锦市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有机食品加工基地、全国循环经济建设试点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试点市,是辽宁省沿海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是镶嵌在环渤海圈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盘锦赋

  □曹路

  辽河万流汇聚,湿地形胜独揽。红山先民生息所,明代长城经行处。甲午陆战场,汉卿桑梓地。

  曰盘锦市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名也;曰盘锦垦区者、盘锦地区者,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名也;其前身曰盘山者,或曰晚清“盘蛇”之误,殆斯时乃大泽之地,纵有驿道不过一蜿蜒之蛇。然此名少见经传之地,亦有得以赋乎?有以哉!甚矣哉!

  其吾乡也,乃辽河入渤海之地。河海相汇,气象殊异。碧水相环,云蒸霞蔚。芦荡浩淼,钟灵毓秀。鹤顶丹呈,滩涂霞染。海韵河风,滔滔情怀。河海开画境,丹青写意;沃土蕴天籁,福祉待兴。

  观象在天,揽胜于地。九河下梢,负冀辽太子之洪力;四场联洋,造全球湿地之大观。冰封河口,斑海豹繁衍栖息;春潮乍涌,白天鹅列阵成行;绿苇初滋,黑嘴鸥联翩戏水;黄芦扬絮,丹顶鹤率与翔空。更有红海滩者,陆观如岸续红毡,海望似浪生火焰,此诚碱蓬草之奇观也。

  大泽堪大,当世界不让其尊;小城不小,于邦国之列先筹。或曰地灵人杰,地之灵异,人必杰出。虽名之未远,应之可彰。稽之载籍,大荒西之医巫闾山北为屏障;考之地下,远上古之红山文明时见端倪。乃知文明不弃斯也,青史早标吾乡。清水小盐滩,汉辽东属国房县遗址秦风不远;三岔河渡口,唐太宗东征河蟹搭桥传说至今。明代长城一百十八里,蜿蜒立吾乡,块块青砖垒黑土;甲午陆战数千子弟兵,奋起田庄台,滴滴热血祭辽河。

  驾掌寺张家忽焉崛起,遂有西安学良大义扶邦。青莲泡李龙石一时才俊,联盖朝野,疏书治河。兴稻作、助乡学,汉卿镇纸今犹在;抒胸臆、吐丹青,龙石墨宝仍摄魂。九一八之变,倭寇悍然强占大东北;九二一反击,铁汉横刀抗日第一枪!九龙屯聚建国功臣,旧沙场记忆未曾散;大苇荡生真理卫士,张志新胆气成绝响。性情也!血气也!中华魂,民族魄!

  上口子高跷,演绎民间风情;古渔雁文化,承载渔家传说。自然、生态、人文、非物,遗产夥矣!得令致广大而尽精微。天籁也!久远乎!壮美哉!放怀于斯,性灵为之陶冶,修为因而激励。流风所及,生机一派,萋萋然以致不衰也。

  上世纪,甲子冬,盘锦市缘油而生。披荆斩棘凭双手,艰苦卓绝唱大风。大会战思路,石油人采风。心声朗润,草庐作公堂;月影朦胧,烛光伴天灯。四方精英集汇,八面商贾昌隆。

  一座新城崛起,数年浩荡生风。河海漾清波,有“南大荒”之逸气;井架挽流云,是“辽河人”之才情。因油而生,首批小康;连年财序,我乡多前。曾经“十三妹”,不让沈、大、鞍。油田屈尊第三,华锦名列百强。装备制造热,船舶修造忙。稻米享宇内外之誉;河蟹于普天下为鲜。话生态,绿色基地比家园;说旅游,湿地情怀接水天。一河举两岸。岸南新区唯美,岸北老区改观。湿地公园美,辽河大桥宽。

  而今转身向海,定春暖花开。辽河口风光旖旎,鸭舌岛又添新衣。影环清澈,依稀梦里;晨光初露,绿野迷离;轻摇纨扇,神仙福地;心内波澜,动若蝉翼。妙漫兮,身居何处?静净兮,天上人间!似曾相识,乍忆荷地,绿草无垠,相伴有期;云如甘露,气苦兰息;不染杂尘,驾云飘逸;天外有天,八荒致极。逍遥兮,身居云巅,渴望兮,灯火阑珊。梦境也!追求也!现实也!辽滨新城,规划辉煌,水上明珠,指日可待也!

  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以化之,国学永续。辽河之碑林,独步当代,往来其间,晋唐风韵扑面,细雨润物;辽河美术馆,笑傲艺坛,出乎其中,明清翰逸浸染,文脉暗承。细雨润物,涤荡精神浊流;文脉暗承,建设精神家园。文化者,软实力也,既造昆仑肝胆,又生创新灵魂。信亦哉!

  人事有更替,往来成古今。临河上溯,历史汤汤而来;凭海远望,新风浩浩扑面。其吾乡者,文明之果也;其吾乡者,奋斗之花也;其吾乡者,和谐福地也。

  噫!欣逢盛世,感慨万千。五千年文明蕴藉,地负海涵;三十载建设硕果,世瞩人说。昔日殊荣,载誉青史;今朝伟业,写尽蓝图。美哉盘锦,其美哉,吾知鹏程万里之可期也!

  本期稿件由本报记者戴相臣及曹路、吕红丽、王本道、刘云珠采写

  图片由盘锦日报记者刘杰、宗树兴、夏建国、孙江提供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