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湾畔的“水文章”
- 发布时间:2014-08-13 01:00:21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莽莽苍苍的辽河,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之后,在辽宁盘锦入海。或许是对辽东湾右岸这片土地的深情眷恋,辽河在盘锦境内蜿蜒曲折形成了大小21条支流,流域遍布4000平方公里。
从高空中俯瞰,这座城市如同漂浮在一片水网之上。千百年来,盘锦的水随风起舞,伴月入眠,绿了百草千花,繁衍养育了一代代子民,滋润着这方风姿绰约的土地。这里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是年产原油1000余万吨的辽河油田所在地,又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
建市三十年来,伴随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得益于丰厚的水资源,盘锦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水的柔媚秀丽与强悍凛冽并存于一体,粼粼波光之中时常折射其剑气凌厉,诚如《老子》所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三十年来盘锦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进程,无时无刻不在与水周旋。
建市之初,全市还没有完整的防洪体系,被国家列为全国25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从建市翌年的1985年至1995年十年间,肆虐的洪水先后四次洗劫盘锦,经济损失高达30亿元。1997年春天,经省政府批准,盘锦市城市防洪工程正式启动,到2000年,历时四年,耗资近7亿元,动用人力数十万人次的盘锦城市防洪工程全部竣工,千百年来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子民,终于可以安然面对百年一遇的洪水,笑看莽莽苍苍的辽河之水形成的21条支流,温顺地进入主河道,流入烟波浩渺的渤海。
彻底摆脱了洪水的困扰,盘锦大地的泱泱碧水更充盈着灵秀之气,全市充分利用充足的水资源优势,续写水字文章。利用充沛的水源、充足的日照、肥沃的土壤和悠久的稻作历史,对全市160万亩水田科学栽培,精耕细作,每年生产优质水稻100万吨以上,2007年盘锦大米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饮誉国内外市场。
利用120公里海岸线、930万亩沿海滩涂和境内河流、水系、湖泊,大力发展海、淡水养殖业,经多年科技攻关,先后攻克了中华绒鳌蟹工厂化育苗、生态式育苗、稻田养蟹难关,并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办法,发动更多的农民养蟹,目前全市中华绒螯蟹年产量稳定在4万吨以上,位居全国之首。海、淡水养殖产品屡屡花样迭出,海蟹、海蜇、凤尾鱼、文蛤、南美虾这些海洋野生品种,也在盘锦广阔滩涂上批量养殖,全年养殖的水产品达30万吨,销往国内外市场。
2006年春天,盘锦跻身辽宁沿海经济带,拓宽了盘锦人续写水字文章的领域。依据原有的石油化工资源和经济优势,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在大辽河入海口的右岸———千百年来沉寂荒芜的潮间带上,打造“盘锦辽东湾水城”。
“水城”规划区面积110平方公里,内有港区:年吞吐量超亿吨的盘锦新港正在建设之中;经济区: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品,坚实地向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迈进;引进龙头项目,加速集群形成,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宜居生活区: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省实验中学辽东湾分校已经正式开学,盛京医院辽东湾分院开诊运营,红海滩体育中心成功举办十二运赛事,建成集居住、商业、旅游一体的生活区,区内青堂瓦舍,小桥流水,让人处处感受到水性江南的温柔。
辽河在盘锦城区的干流俗称“双台河”,双台河入海口处形成的120万亩湿地,属我国著名的六大湿地之一,列为国家级保护单位,并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湿地海滩之上,一种名为赤碱蓬的野生植物经海水浸泡后呈玫瑰红色,每到夏秋之交染红万里海滩。湿地之上,有105万亩目前地球上最大的连片芦苇荡,其间沟渠纵横,空中云影婆娑,水上橹声咿哑,丹顶鹤、黑嘴鸥等260多种珍稀鸟类飞翔嬉戏。市区双台河两岸,已于去年建成了占地4 .8平方公里的湿地公园,内有健身娱乐区、文化休闲区、自然生态区、水上活动区,整个园区凸显曲折流畅、温馨缠绵的魅力,北国水乡的地域风貌和人水和谐的理念如影随形般氤氲其间。
今年是盘锦市建市三十周年,徜徉盘锦大地,接天芦荡无穷碧,映日海滩别样红,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人士来这里旅游、度假、投资兴业。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