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评论:“微信十条”划清底线是为了走得更远

  • 发布时间:2014-08-12 13:56:00  来源:重庆日报  作者:系  责任编辑:罗伯特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了《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对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使用者的服务和使用行为进行了规范,对通过即时通信工具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提出了明确管理要求,网友称其为“微信十条”。(据《人民日报》)

  微信、易信、来往等即时通信服务,给公众带来了极大的沟通便利,也释放出充足的话语表达空间,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发布和接收信息。尤其是大量公众账号的普及,实现了点对点的精准推送,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效率。但由于信息生产和传播的门槛较低,大量涌现的公众账号犹如一把“双刃剑”——是信息传播的“利器”,也是滋生谣言的“温床”;带来丰富多元的信息,也使信息泛滥、失控;让表达更自由个性,也大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一定程度上,及时通信工具成为谣言的集散地,危害正常的网络传播秩序和公共利益。今年上半年,腾讯安全中心举报平台就收到约6000万条举报消息,有超过3500万用户主动举报恶意账号,经审核有365万个恶意账号被冻结。除了谣言、虚假信息,最让公众诟病的是,很多公众账号成为一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并催生了一条利益链——这些账号通过发布一些博人眼球、耸人听闻的小道消息或所谓的“真相”、“内幕”,甚至通过炒作来赚取人气,待拥有了足够的粉丝,就开始推送各种广告,以捞取利润。经济利益驱动是很多公众账号踩破底线、“野蛮生长”的重要诱因。但泥沙俱下的结果,让人对这个平台产生质疑,这对平台的长远发展极为不利。

  公众账号具有公共属性,公众影响力和公共价值巨大,其发展必须要兼顾社会责任。比如,有些公众账号类似微博上的“大V”,过去是权责不一致。他们的影响力很大,但往往因为监管缺失造成责任意识不足。“微信十条”给“指尖上的表达”划清了边界,给那些制造虚假信息,企图达到造谣、欺骗、炒作等目的的人戴上了“紧箍咒”。它有效地规范了信息发布的尺度和范围,让更多公共空间的信息传播者、观点表达者,有了明确的底线思维和严格的边界意识、责任意识。可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至少不能脱离社会底线,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通过有效规范信息发布的尺度和范围,给公众营造一个安全、清新、文明的网络新空间。

  划清底线,是为了走得更远。公众账号不是自家的客厅,所发布的信息不能违背社会底线应成为共识。对及时通讯市场乱象加以管理,既有利于企业的成长,更有利于即时通讯市场的健康发展。“微信十条”当成为及时通信市场发展的基石。只有遵循这条底线,为公共利益也为自己负责,即时通信服务的明天才值得期待。(作者系评论员)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