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小农水”降伏“大旱魔”

  • 发布时间:2014-08-12 08:31:17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于洪光 通讯员 徐春光

  “前段太旱了,‘小农水’起了大作用,一张卡、一把铁锨就能浇地,我的玉米浇了三遍水。”8月7日,山东省诸城市百尺河镇管家河套村的管玉坤看着自已地里长势旺盛的玉米,显得颇为开心。

  诸城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庆华说:“管家河套长势旺盛的玉米,仅是山东省诸城市近几年来坚持实施‘小农水’,疏通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的‘血管’和‘神经’,建设‘旱能浇、涝能排’高产稳产田的一个缩影。”

  “聚散合一”集中给力高标准农田

  “小农水项目”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近几年来,诸城市紧紧抓住“小农水项目”建设契机,以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为目标,在建设规划和资金投入上“聚散合一”,创新整合和融合机制,加快了“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

  在建设规划上,由“多头规划、分散治理”向“统一规划、整合资源、集中治理”转变,着眼全域农业和水利资源,融合“小农水”、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建设规划,依托水源、水系、水网,规划了水库灌区、井灌区、扬水站灌区“三大板块”,面积达148万亩;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干支斗农毛”统一治理,“蓄引提”有机结合,“井库河”联合调度,切实做到一次整体规划,分步骤、分部门具体实施。

  李庆华说,在资金投入上,为了保障“小农水”建设资金集中投入,诸城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原则,整合“小农水”项目、水库灌区节水改造、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等项目资金,实行区域、项目、投入、效益“四个集中”,整合多渠道资金,集中“打捆”使用,放大了资金规模效应,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缓解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困难,仅“小农水项目”就整合资金达2.66亿元。

  “无缝连结、成方连片”放大规模效应

  “小农水”修到哪里,农业就增产、农民就增收到哪里,这已成为诸城市党政决策者和农民群众的体会和共识。

  “我们将‘小农水’项目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产业规划定到哪里,‘小农水’就跟到哪里,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和可靠保障。”诸城市水利局副局长汪运会说。

  近几年,诸城市按照“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路子,积极整合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以渠道、机井、塘坝为重点,分期分批实施了末级渠系节水改造、高效节水灌溉、小型水源等工程,实行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实现了项目与项目“无缝连结、成方连片”,放大了规模效应。新打、维修机井363眼,新建塘坝15座,改造建设灌区末级渠系62公里,恢复提升灌溉面积10.6万亩,新增滴灌管灌面积3.6万亩;因为水浇条件的改善,年增产粮食能力2005万公斤,增产经济作物233万公斤,节水956万方,节地2120亩。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了农业综合产能,为农民致富增收带来了“活水”。“过去一到浇地的时候,因为缺少水,没法浇地,也就没法施肥,心里急啊!现在有了‘小农水’,遇到旱情心不慌了,浇地省工省力还省钱!”百尺河镇管家河套村村民管增军的一番话,让记者深切领悟了“小农水”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旱涝保收”不再是梦想

  行走在百尺河镇“万亩小农水项目区”,在田间随处可见新配备的变压器,机井旁建起了刷卡取电室,一个个出水口遍布在各个地块上。百尺河镇副镇长巩传宝告诉记者:“‘小农水’给农民带来了许多看得见的实惠,全镇电灌面积达1万多亩,7个村、6000多名群众受益;提升灌溉面积1万余亩,新增粮食产能204万公斤。”

  近年来,诸城市围绕建设高标准农田,在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依托大中型水库,实施了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旱涝保收已不是什么奇迹。

  去年8月以来,诸城发生了60年来最严重的秋冬春夏四季连旱,在持续蔓延的严重旱情面前,“小农水”成了降伏旱魔的“利器”,所有实施“小农水”的区域基本上都没有出现旱情。

  为确保农民长期受益,诸城坚持把水、田、渠、路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扩大规模、系统治理、彻底治理”,科学确定建设内容和示范片,以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和高效节水灌溉为重点,对末级斗、农渠进行衬砌,引水灌区采用泵站提水低压管道灌溉,井灌区采用机井提水低压管道灌溉,实现了自流灌溉。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