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4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申城7万协管员年内转制

  • 发布时间:2014-08-12 04:29:29  来源:文汇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非正规就业”整整10年的7万上海协管员将在今年完成转制。转制后的协管员将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并由受行业部门监管过渡到属地化管理,下沉到街道层面。对于正千方百计充实社区治理力量的上海来说,这支队伍的重新整编被寄望于“提高管理效能”改变“队伍不少、做事没人”的局面。

  问题有淡旺季协管忙闲不均

  上海的协管员队伍源自10年前的“万人就业项目”。该项目于2003年9月启动,初期主要针对年龄较大、市场竞争能力较弱、就业比较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后逐步形成交通、市容环境、商品交易市场、特种设备安全、劳动保障、环境保护、房屋租赁、社区保安、社区综合等九支协管员队伍。

  九支协管员队伍中至少有七八支服务于社区,再加上区县、社区自行设置的一些协管员岗位,少说有一两百人服务于一个社区;但是,遇到问题时的处置效率仍然不高。究其原因,除了协管员年龄比例不够平衡,还因为长期以来协管员按照各自行业实行条线管理,难以形成合力。

  普陀区宜川街道曾因为“队伍不少,但有事的时候总感觉没人”而专门开展调研。结果发现,各个行业出勤时间不同,有淡、旺季,造成协管员队伍忙、闲不均。比如,26名城管队员分配在街道,每天要有两人做内勤、两人轮休,剩下22个人“三班倒”——同一时间在岗执勤的也就六七个人。每逢夏季,有些道路上隔几百米就有三四十个摊位,六七个城管被迫疲于奔走;而包括防火安全员、劳动监察员等协管力量却处于工作“淡季”。

  队伍一手协调问题一口受理

  从便于管理、便于回应居民诉求的角度出发,街道希望一手协调不同协管员队伍,以便对辖区内出现的问题一口受理,但始终缺少更明晰、更高效的运作机制。

  静安区的一名商品交易市场协管员说:“平时就在菜场里的小屋上班。工商所有任务了,我就跟着行动。所以,市民买菜遇到问题,最好去找工商所。找街道也行,但街道并不直接联系协管员。”

  也有一些协管员与居委会干部在同一地点上班。可尽管同在一个屋檐下,协管员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的考核,居委会并不能过问太多,也就无法有效监管协管员的工作。

  去年2月,在协管员转制的筹备阶段,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十部门《关于调整完善本市“万人就业项目”协管员队伍管理工作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强调按照“管理下沉、队伍整合、推动转制、规范运作”的总体思路,协管员队伍全面纳入属地化管理,理顺条块管理职责,建立权责相统一的运作机制。其意图正是要让街道负责转制后协管员的使用、考核和日常管理,建立一支真正管得好、用得上的基层社会治理力量。

  探索属地管理形成两种模式

  目前,上海各区县陆续开始探索协管员属地化管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运作模式有两种。

  其一是把能够承担综合职能的协管员派进居委会。今年年初,彭浦新村街道100余名“万人就业项目”协管员转入了3个社会组织——社区综合管理服务社、街道城市管理服务社、街道社会保障援助服务社。其中,通过考试进入社区综合管理服务社的协管员经过培训后被派往居委会工作。一般,每个居委会可以分到2名可以承担综合职能的新协管员。他们同时接受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的指令:当街道网格化管理中心发现问题时,能通过服务社渠道调动片区所辖居委会的综合协管员。

  第二种整合方式是将多支协管员队伍并入服务社,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自行调用服务社里的协管员。静安区是这一模式的代表:区人社局日前牵头成立了民办非企业机构——立众劳动服务社,纳入了原先七支不同的协管员队伍;这一机构将成为统筹多种专门职能的综合平台,岗位按照基层需求设置,灵活变动;街道、居委会则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自行决定使用多少人力。为保证管理效能,街道负责下沉属地人员的使用、考核和日常管理。本报记者沈竹士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