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9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戈壁崛起新城镇

  • 发布时间:2014-08-09 05:52:4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红砖房外的一架“无核白”葡萄已果实累累,乃买提·玉素甫却要和自家这棵27岁的老葡萄树挥手作别了。去年他已经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新楼房,“过了秋天再买一套大的,至少得100多平方米,到时候儿子结婚用一套,自己住一套。”

  乃买提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柳树泉农场农七连的职工,这个距离哈密市一小时车程的偏僻团场,目前已建成了1600多套保障性住房,5300余人聚集到小城镇。结合中央部署要求,城镇化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转型升级的“新三化建设”之首,茫茫戈壁上一座座现代化新城镇已成为兵团的“新名片”。

  新城镇绝不止于盖新楼。兵团十三师党委书记、政委黄志刚坦言:“楼好建,关键是怎么让老百姓搬得进、住得起、过得好。”

  所谓“搬得进”,就是要着眼细节,解决问题。一天一元,十三师火箭农场农三连职工余新成的困难迎刃而解。他家里种了40多亩棉花,“搬进楼房,最不好处理的就是大型农机具,于是农场在红枣采摘园旁建好了有专人看管的作业点,一年花360元就可以租一间20多平方米的库房。”余新成心里的疙瘩解了,高高兴兴地“上楼”了。

  “搬得进”之后是“住得起”。乃买提买大房子的“底气”来自农业结构调整。为了积极引导大田劳动力向设施农业、林果业、畜牧业转移,2012年,柳树泉农场投资6000万元建起了可调节蓄水1100万立方米的沙枣泉水源汇流工程。用水不发愁,乃买提多种了10亩葡萄,葡萄今年开始挂果,“一亩增收一万元没问题。”

  对离哈密市区更近的火箭农场来说,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都市产业则从新城区一开始规划,就被视为建立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增收模式的“窍门”。一方面,团场每拆除一套旧房,就置换一套住宅、一套门面房,推动职工群众向第三产业转型。团场近3年累计提供小额贴息贷款3500万元,扶持650户从事餐饮、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另一方面,团场还打造汽贸、建材等都市产业园,去年先后引进46家企业入驻,新增就业4000多人。

  搬得进、住得起、过得好,让新城镇不会成为“空城”,但兵团的城镇化建设,更要和地方城镇聚合发展,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才能不做“孤城”。这就像火箭农场党委书记、政委赵来疆介绍的,“我们和哈密市‘规划一盘棋’,搞差异化竞争,不搞重复建设,哈密市兴建大型商业区,我们就搞小商品批发区、物流配套区。”

  “星罗棋布的兵团新城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拴心留人’。”黄志刚很有感触地说,“去年师里来了37个大学生志愿者,一年过去了,有25个都表示要留在哈密。引凤先筑巢,城镇化让生活变好了,收入增加了,机会变多了,高水平的人才愿意留在这里,为新疆建设出力。”

  十三师的新城镇建设实践,只是兵团城镇化建设内涵式发展的一个缩影。截至去年底,兵团城镇化率已达62%,到明年将形成以10个城市及10个垦区中心城镇为骨干的城镇体系。从“屯垦戍边”到“建城戍边”,这一串串绿洲明珠,将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以及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