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种粮能手裴向英

  • 发布时间:2014-08-07 08:31:23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郑心 本报记者 于险峰

  提起老裴,在辽宁省辽中县裴家村无人不知,他是这一带的种粮能手。今年56岁的裴向英种了大半辈子地,年轻的时候,他相中了一把铁镐,一用就是30年。

  5月20日,记者见到了裴向英。“那会儿种地全靠人工,一垄一垄的刨,一棵一棵的种。一天下来,累得要死,虽说每天起早贪黑,却刨不了几条垄。”放下手里的铁镐,老裴打开了话匣子。

  几年前,老裴看见很多和他一般年纪的乡亲都搬进城里享福去了,老裴也动过心,也想搬到县城歇一歇。可近几年出现的农机合作化种植模式,又让他改变了主意。

  正在这时,老裴的手机响了。“车马上来了?啊,好,好,你知道俺家地在哪儿不?对……对,是在堡子东头,我现在就上地头去等你。”老裴一边接电话,一边习惯性地扛起铁镐向村外自家的稻田走去。

  在老裴家水田边上,两台插秧机早已停在了那里。去年,老裴加入了当地的水稻种植合作社。就这样,地也不用他刨了,秧也不用他插了,老伙计铁镐也要退休了。

  插秧机刚开进他家水田的时候,老裴还有点不习惯,每次去地里,他还是习惯性地扛上铁镐。现在,这铁镐的用途除了顺便清除一下地头的杂草外,就只能静静地守着老裴在地头儿当“监工”了。

  “要是人工插秧,我和老伴一天也就能插个两亩多地。现在都实行机械化了,俺家40多亩地,两台插秧机3个小时就能干完。不但秧插得整齐、密实、不丢苗,一亩地还能比人工插的增产好几十斤。”坐在地头,看着插秧机来来回回地穿梭,一排排翠绿的秧苗隔空移物般地从泡田的水里站起来,老裴乐得合不拢嘴。

  老裴说,加入合作社后,不仅不用挥动铁镐卖力气了,种粮还能增加收入。通过合作社,不但买肥便宜、种地便宜,打出的粮食质量还好,销路也广,价格自然也要高些。一年下来,每亩地比自己种能多收入200多块钱。因为自己是种粮的行家,合作社还聘请他当技术员,种地、打工两不误,还多了份收入。

  “我在合作社打工,每年能收入3万多块钱。种地的活不用自己干了,腾出手来,老伴在家里整了个大棚,一年还能收入个几万块钱,都加起来,一年能进10多万块钱。”老裴说。

  “种地有前途”,这是如今老裴挂在嘴边的话,因此他也鼓励儿子来种地,可结果却让他很失望。

  “我想教他,可他不爱干,也干不下去。种地这活虽说现在不累了,全是机械化,可他嫌丢面子,就是不愿意干。”老裴说,现在村里的年轻人很少有会务农的了,有的连铁镐、铁锹都没拿过。可是,要种好粮食,还是要头脑灵活、接受新鲜事物快的年轻人参与。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