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拉开新一轮发债融资大幕 专家称不会冲击市场资金面
- 发布时间:2014-08-06 15:34: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导读】资本金施压,工行中行陆续发行二级资本债。
央广网财经北京8月6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在周一工行发行200亿二级资本债之后,中行公告拟于周五发行300亿二级资本债,此前商业银行已有超千亿二级资本债发行完毕。上市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时,多数提到是为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强营运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支持业务持续稳健发展。不包括中行、工行。此前据媒体统计,今年以来,包括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在内的10多家银行已发二级资本债规模突破1000亿元。据银监会统计,截至6月末,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2.4%。
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动力,来源于中国接受的更为严格的巴塞尔协议III。根据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对大型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11.5%,对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为10.5%。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东方汇金期货金融产品事业部总经理柳瑾对此进行详细解读。
经济之声:随着资本监管新规的实施和不良贷款规模的扩张,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压力凸显。为缓解资本吃紧的压力,商业银行纷纷通过多途径缓解资本压力,或上市,或发行优先股,或发行二级资本债扩张资本。怎么分析银行大规模发债的原因?
柳瑾:首先应该说这是近两年来整个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在增加的一种征兆。之前是房地产进行了调整,再加上现在的地方债包括信托产品到期,对整个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会产生影响。在这样的系统性风险下,作为我们的决策层,就要求商业银行用更高的资本充足率,也就是巴塞尔Ⅲ协议的10.5%和11.5%更高的标准来要求。
资本充足率就是银行用自有的资本来冲抵加强风险资产的能力,它的分子就是自有资本包括银行的股份,包括现金,包括发债募集来的资金,这些都是它的本金,另外冲抵的就是银行最主要的风险资产,就是贷款。
在现在我们整个宏观经济需要稳定的情况下,银行是不能大幅度收缩银根的,也不能通过提高利率来获取更高的收益。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只能通过增加自己的资本金来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比例。这时候一方面是发行优先股,另一方面是发行银行的债券,这是银行解决自有风险的一个主要办法,这应该是一个大势所趋。
经济之声: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发债计划能不能理解为大型银行已拉开新一轮发债融资补充资本金的大幕,以此防范经济放缓和坏账增长的风险?
柳瑾:没错,可以这么说。
经济之声:来自银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08%,比年初上升0.0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024亿。相对不良持续暴露带给银行的压力,目前银行面临的资本约束并不是市场关注的重点,如果我们翻阅券商研究报告会发现,对银行资本状况的关注显著低于往年。这是代表了对银行资本担忧的减弱吗?
柳瑾:去年对银行的担忧应该是达到了一个高峰,因为在今年的时候,各类的地方债包括信托产品,它的到期还款压力达到了一个高峰。所以在去年的时候,券商对此的关注达到了一个最高程度,但是在今年年初3月份的时候,第一起债务违约,事件,就是“11超日债”,其实已经明确了整个决策层的处理办法,就是并不会由银行全部来做刚性兑付。银行的压力相对来说减轻了,即便是近期发生的各种各样新的违约事件,也不会对银行造成太大的影响。包括地产的这种调整,其实也是在整个市场的预期之内,所以相对来说,整个的关注度目前有所降低。
经济之声:一方面是大型银行拉开的新一轮发债融资补充资本金的大幕,另一方面昨天央行公开市场进行300亿元14天期正回购操作,央行在加码公开市场资金回笼。双方合力会不会对市场资金面带来压力?
柳瑾:暂时还没有看到这种情。其实央行对于净回笼的操作应该仍然是围绕着整体的流动性稳定的大原则前提下操作,它的操作可能更多的是对前期已经到期的流动性进行回收,并不是为了整体的收紧流动性。从14天银行间债券质押回购上来看,不但是稳定而且现在有所放松,利率有所下降,从这个角度来看,并不会对市场资金面造成太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