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埃博拉病毒感染:密切接触是主要途径

  • 发布时间:2014-08-05 08:31:0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据英国《金融时报》8月3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最近在西非肆虐的埃博拉病毒已导致826人死亡。报道称,最新数据似乎表明疫情正在失控。尽管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肆虐,但由于埃博拉病毒的感染途径主要是以密切接触传播为主,因此,中国民众暂时无需恐慌。

  埃博拉病毒分四种亚型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因其极高的致死率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由于埃博拉病毒致死率极高,加上目前尚未有任何疫苗被证实有效,因此被列为生物安全第四级病毒,被视为生物恐怖主义的工具之一。该病致死率高达50%—90%。

  埃博拉出血热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目前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非洲国家流行。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科特迪瓦埃型和莱斯顿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三种亚型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

  密切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

  密切接触是该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健康人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病人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也极易受到感染。医院内传播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此外,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但有一定可能性,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

  目前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这和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有关。尚无资料表明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异,也尚未发现埃博拉出血热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

  埃博拉出血热的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5—12天,潜伏期的传染风险小。但一旦发病,则发展十分迅速,患者会出现高热、畏寒、极度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结膜充血及相对缓脉。随后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黏液便或血便、皮疹等表现。重症患者可出现神志改变,如嗜睡、谵妄等症状,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鼻、口腔、结膜、胃肠道、阴道、皮肤出血或咯血、血尿等,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还可并发心肌炎、肺炎和其他多脏器受损。重症患者发病两三天后就可能导致死亡。

  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黏膜、脏器的出血,多器官可以见到灶性坏死。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的典型特点,可见小包含体和凋亡小体。

  诊断困难且无特效治疗方法

  在诊断方面,埃博拉出血热临床早期症状无特殊性,应注意与其他病毒性出血热如拉沙热、黄热病、马尔堡出血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肾综合征出血热等相鉴别。确诊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目前对埃博拉出血热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和支持治疗。

  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从非洲回来的人员要进行严格检疫,有过疾病接触史的人员要实施隔离观察,以控制传染源。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各级医疗机构要提前进行培训,做好防护演练。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疾病的相关信息,遇到可疑病例要高度防护,尤其是收治疑似病例的,更要严格做好防护,包括病房的设施,医疗条件,个人防护等。

  (本文作者系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文字由该院戴欣整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