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学教授:服务业将成中国经济重要引擎
- 发布时间:2015-07-09 07:31: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斌
“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例是48%,世界平均水平是60%,发达国家的水平更高。”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陈春来近日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服务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该行业进一步对外开放,“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外资流入到服务业,这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而言是正能量。”
对于中国服务业的开放,在陈春来看来,“虽然做了很多承诺,开放了154个部门,但实际上像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电信、交通、供电、供水等行业还没有放开,现在仍然是国有企业在做”。展望未来,服务业开放度会越来越高,服务业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
服务业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国直接投资,将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不同于国内投资,外国直接投资有助于长期经济增长。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快中国服务业采用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讯等通用技术的速度,促进整个经济体系的技术创新;二是随着外商投资的进入,相关行业会嵌入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技巧以及其他一些无形的专利资产,提升产业水平;三是外资通过示范和竞争对国内企业生产率提升产生正向溢出效应,提高生产力,同时通过客户和供应网络强化国内产业联系,推高上下游行业国内企业的生产率。此外,外资还将国际市场的信息、最佳商业实践和全球创新前沿技术传递到国内,增强国内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国内企业通过“干中学”或“看中学”、研发、人力资源流动、培训、技术援助和市场竞争等途径提高生产率。
可以说,“外商来投资,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本,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一系列技术、知识、专利、市场管理经验。这在市场上是买不到的,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相对于国内企业,正因为外资有上述优势,才显得更有竞争力,才会对国内企业产生技术溢出效应。这正是国内服务业需要的。
目前,中国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吸收,正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陈春来认为,中国对外开放初期,吸引的外资之所以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是因为当时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在东南沿海开发区搞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利用国外的资本和技术,使用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扩大对外出口,这个路子走对了。”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资本积累和原来不一样了,中国的比较优势也发生了变化,目前出口导向型外资已经从鼓励类投资目录中取消。中国现在鼓励外商投资的产业包括高科技产业、物流业、新兴产业和服务型产业,这符合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谈到中国服务业的引资重点,基于其多年的研究,陈春来有一些独到的见解。首先是要鼓励外资向欠发达地区投资,通过产业性或区域性政策倾斜,引导外商投资于中西部地区;其次是政府要在教育和基础设施方面加强投资,为吸引外资并挖掘外资的潜能创造条件;第三是要鼓励劳动力流动和跨地域的投资,鼓励东部资本流到中西部去。中西部地区真正发展起来了,外资的投资意愿攀升,可以增加技术溢出效应,促进中国整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