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新闻 > 专家视点 > 正文

字号:  

叶檀:价格改革需考虑上涨时的居民承受能力

  • 发布时间:2014-11-17 10:35: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姚慧婷

  【导读】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并推出四项减费举措,预计每年将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400多亿元。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本期观点:理顺价格、降费减负,为激发市场活力再添“一把火”。

  据经济之声报道,出席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峰会并出访缅甸回国后的第二天,李克强总理就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这次会议的内容因为密切关系到大家的“钱袋子”,尤其引人关注。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决定实施普遍性降费,进一步为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减负添力。从明年1月1日起,将实施四项具体降费措施,每年将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400多亿元。

  在讨论研究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时,李克强坦承这一改革“确实不容易”。他说,“价格改革难度很大,但它有利于长远,是建立市场机制必须要闯的一道‘坎’。价格改革不推进,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问题就等于没抓住!这是一项啃硬骨头的改革,是一场攻坚战。”价格改革事关全体民众的切身利益,必须按照改革已经积累的经验,根据社会的承受能力,统筹考虑、稳步推进。

  而具体到为企业和个人减负,李克强说,中国的宏观税负总体并不算高,但“费”很高,因此,老百姓和企业都觉得压力比较大。这一次的“普遍性降费”涉及领域宽、规模大,不仅有利于鼓励创业、让新登记市场主体成长起来,也意在遏制“乱收费”现象本身。简而言之,理顺价格、降费减负,将为激发市场活力再添“一把火”。

  当前国内CPI、PPI同比涨幅持续走低,国际市场的输入性价格也在低位,正是价格改革的“窗口期”。正因如此,李克强总理要求有关部门必须精细做好改革方案,有节奏有步骤地启动价格改革。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看来,资源型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市场化改革虽然到了攻坚时期,但遇到了好时机。

  刘瑞:下一步推进市场化价格改革,涉及到资源性产品价格逐步由政府定价转向政府和市场共同形成改革,或者完全放开市场来定价,服务收费也是如此。这两部分价格谈及30多年实施没有完全放开市场,意味着影响的布局面很广,所以在这部分现在说是到攻坚战了,是最后的改革。资源型产品价格是属于上游产品,一旦调整对中间和下游产品会产生连锁性的响应。所以,看上去是在调资源价格,但实际上波及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如果我们调能源价格的话,最后会老百姓来承受的,收费也是如此。很多都是属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收费。不过,现在有一个比较好的改革机遇,在一个几乎不是通过通货膨胀的阶段,推出一些价格改革来讲,它也不会带来大的震动和影响。

  所以,目前是比较有利的价格改革时期。如果机遇选择得当,方案比较合理,即使会引起一系列的价格波动,但是不至于引起整个社会震荡,那我们就可以平稳渡过价格改革时期。

  李克强总理说,既要尽早形成公开透明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又要平稳推进,让人民群众对某些改革可能产生的价格波动“可承受”。具体在能源、交通、环保等价格形成机制,疏导价格矛盾,稳步放开与居民生活没有直接关系的绝大部分专业服务价格。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叶檀对此解读。

  经济之声:能源、交通、环保,这些领域和百姓都是密切相关的。大家都很关心,最终形成的市场化的定价机制是什么样的?对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

  叶檀:在能源方面的价格改革是非常困难的改革。一旦放开之后,能源价格就主要依据市场定价机制,很多人会觉得现在的煤炭价降低,是不是能源价格会下降,这个在短期内是可能的。但是一旦处于经济上行周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周期,这些价格就会上升。所以,它未来面对的情况主要以上升为主。而且考虑到资源稀缺性和环境因素,居民是不是能够承受。对于价格改革来说,低收入居民该怎么进行补贴,清洁能源怎么补贴,怎么来杜绝其中的黑洞,这都是未来要考虑的问题。

  经济之声:价格改革的关键是平稳推进,李克强总理说要让人民群众对某些改革可能产生的价格波动“可承受”。在价格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出台什么样的制度来保障?

  叶檀:在价格改革过程当中,它肯定是跟城镇化的过程当中,低收入居民的社保改革,福利改革密切结合在一起。一方面是价格市场化,另外一方面确保低收入人群最低收入费用,这两块的结合,基本上整个价格改革的运作会比较顺利。那最重要的是,在价格改革的过程当中,提高定价效率。也就是再怎么难,主要要由市场来进行定价,那它的寻租空间就会减少,它的市场定价效率就会提升。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