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财经 > 新闻 > 专家视点 > 正文

字号:  

张虎成:APEC来了,沪港通呢?

  • 发布时间:2014-11-04 16:57:24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孙业文

  美股创出历史新高,上证指数站稳2400点创20个月新高,资本市场在红红火火中迎接APEC。时隔13年APEC再次来到中国,APEC的前夕,北京周一的早高峰变得畅通无阻,持续被雾霾覆盖的天空也开始变得湛蓝,APEC来了,但预期中的沪港通并没有如期到来。

  过去两个月以来沪港通预期一直支撑着A股的上涨,原定于10月底推出的沪港通并没有如期到来。跃跃欲试的投资者难免有些失望,有很多投资者认为赚钱的机会又要推迟了,但沪港通真正能带给投资者的是什么呢?是机会还是灾难?这就需要我们先看一下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历史太久远笔者先带大家观察最近5年的资本市场。

  追溯到2010年,这一年是中国资本市场变革性发展的元年,融资融券、股指期货这两个目前为止对于A股市场意义重大的品种在投资者满怀激情的期待中推出,当时投资者的热情远高于目前的沪港通,而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转眼已经推出三年多的时间,我们再回头看一下这两个市场目前的发展状况。

  先看股指期货,2010年4月股指期货推出,当时股指期货期现套利成了众多机构吸引投资者的砝码,标榜无风险套利年化收益率将达到20%左右的水平,各种无风险套利软件充斥着市场,在A股低迷的状况下,这种机会对投资者来讲吸引力巨大,而这种套利需要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市场跟踪经验,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讲难度较大,并且较高收益率有也只存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而以套利的名义进入市场的投资者并没有正真享受到套利带来的收益,而是在周围所谓投资顾问或者是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入了投机市场。股指期货的T+0交易和保证金制度对于投资者来讲极具吸引力,但高杠杆意味着高风险,股指期货并不是提款机,盲目进入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笔者认识一个朋友,是最早的一批股指期货交易者,当初抱着极其高涨的热情,进入股指期货交易市场,从2010年到2013年四年时间总亏损近200万,虽然一直遭受折磨但赌徒的心理不改,仍然抱有一定要把亏损赚回来的心理在交易,结果愈陷愈深,长期的状态就是赚小亏大。这位朋友只是个人投资者的一个缩影,但相信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存在这种心理的投资者比比皆是,据统计,股指期货市场近90%的个人投资者是亏损的。市场提供了机会但并不一定是赚钱的机会,股指期货作为双向交易的典范,更多的应该是作为一个对冲工具存在,而目前的市场坏境却将其变成了一个想要一夜暴富的赌博市场,这种市场对投资者来讲是个灾难。

  同年融资融券推出,融资融券的推出对券商来讲是个大利好,利息收入、手续费收入的增加对于处于熊市中的券商无疑带来了改善利润的重大机会,也给券商带来了新的活力。而对于投资者来讲呢,大熊市的背景下借钱买股票,股票下跌不止要承担亏损还要承担借钱利息,无疑是加重了自身的负担和亏损幅度;而融券卖空呢,理论盈利是投资者借证券公司的股票卖出,然后等股票下跌后在二级市场上买入股票还给证券公司,当然中间还是需要付出利息。投资者借入的股票是券商的自有股票,而试想一下,券商作为机构投资者为何要买该股票呢?投资者融券做空无疑是在跟机构投资者反方向操作,在国内这个靠资金拉动的市场,这种操作成功的概率会大吗?融资融券对于投资者来讲,类似于股指期货也应该是个工具,但事实上带给投资者的更多的是风险而非收益。

  沪港通将加速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步伐,链接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两个市场的互通,但对于投资者来讲并不是说增加了赚钱的工具,港股和A股的差异性还比较明显,交易机制、市场结构、结算方式以及交易时间等等,投资者如果想从沪港通中分的一杯羹一定要提前了解交易规则,对市场一定要抱有敬畏的态度,境外市场虽然政策明朗,但资本市场本质是资金推动,市场操纵不可避免,市场在风险就在。

  APEC来了,而沪港通没有来,这也显示出了监管层的谨慎态度。沪港通是机会,但机会和风险并存,投资者还需警惕风险。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