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新闻 > 专家视点 > 正文

字号:  

专家:未来三年经济增速将逐步小幅回落

  • 发布时间:2014-10-29 01:22:22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斌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增速放缓、结构改善、转型加快的“涅槃”期。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制度变革多重作用下,未来2-3年,中国有望为动力升级、提质增效、持续发展的“重生”积蓄能量。我国处在“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发展进入增速回落、结构优化、动力升级、挑战增多的新常态。近期对增长的容忍度提高,迫切要求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和促改革步伐,经济运行呈现增速降、结构优、转型快的特点。

  在去库存、去产能、外需弱大背景下,传统行业投资生产信心不足,过去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艰难转型,经济增速下行态势尚未见底。理论上,我国经济最优增速是就业压力、金融风险和转型升级动力之间的平衡点。但现实中这个下限的具体数据很难准确计算。政策操作中只能是保就业和防风险底线基础上尽快促进升级。因此,在就业稳定形势下,经济增速回落的容忍度在提升,政府将政策着力点更多放到加快改革上。稳增长主要是在“三农”、小微企业、棚户区等“短板”方面,实施一些小剂量精准调控,补短板的同时试探底线。

  尽管下行压力仍然存在,鉴于稳增长的投资等政策正在推出,目前运行态势能保持基本稳定。根据往年规律,我国四季度经济总量占全年的32%左右,按此计算,2014年GDP名义增长8.6%左右,按照前三季度的1.1%缩减指数计算,全年实际增长7.4%左右。

  未来几年,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充满变数,国内有利因素总体大于不利因素。未来2-3年,我国经济有望在制度变革引领下,实现动力升级、提质增效、持续发展的“浴火重生”。

  首先是下行压力近期难减。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主要原因在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新兴行业的拉动作用尚不能弥补,同时房地产行业调整影响上下游产业的生产消费和投资。一是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钢材价格持续下行,目前只有2011年高峰时60%左右,比年初也下降近15%,保守估计产能利用率在60%左右,水泥、电解铝甚至煤炭等基础性传统行业都面临产能过剩局面。但由于规模大、资产重、就业多、缺乏国企退出制度和经验,即使企业生存困难,也要继续维持生产。转投其他行业优化配置资产面临制度、人才、资金等方面制约,因此必然要经历难度大、时间长的去产能、去库存过程。这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但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连续负增长。

  二是房地产调整还在持续。近期虽然一些地方放松“限购”和贷款,但对购房需求影响还需观察,多家数据显示,九月份主要城市房价仍在下跌。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的供求、货币环境的变化以及明年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潜在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调整还将延续一个时期。三是地方融资平台、国有企业和影子银行发展等积累的金融风险,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化解。

  其次是政策空间依然明显。一是改革释放活力并将促进经济增长动力升级。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全面深化改革,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年来市场主体、生产要素、市场环境、市场秩序等改革进展顺利,随着未来几年更多改革措施的推出和实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将加快形成,体制机制的完善将最大限度发挥市场活力,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制度变革将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投入和简单贸易转向的效率提高。

  二是调控方式和思路不断创新。“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既是调控政策自身的完善,也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财政收入增速虽然回落,但总体债务率不高,且地方债将规范,预算改革约束不必要支出,政府间及其与市场间事权划分,财政政策稳增长空间仍然不小。

  外汇占款增速放缓为降低存款准备金等政策赢得主动,CPI持续低于存款利率、PPI负增长等给宽松货币政策预留了空间,SLF、PSL、定向降息降准等政策创新提高货币政策的精准度。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和完善,将降低杠杆率,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规范金融监管,促进金融结构均衡,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三是法治增强政策效力。四中全会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财税、金融等方面的立法进程有望加快,为财政货币政策构建更完善的机制、决策和效果评估框架,将为增强政策效力、进而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供法治保障。

  再次是战略布局拓展发展空间。一是能源革命将加强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能源供给革命要求能源结构多元化、低碳化、可再生、高效率、低成本,预计“十三五”末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15%左右。能源体制和能源消费领域的革命将使得能源价格降低,在降低经济发展成本的同时,缓解资源紧张和环境压力,摆脱过度依赖国外的局面,有利于带动经济竞争能力的提升。

  二是“一路一带”等战略的实施将促进经济更加均衡。这一战略对国内中西部省份基础设施建设、贸易投资发展,以及加强沿线国家贸易、金融、投资、基础设施领域的互补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在避免被遏制的同时,扩大了自身发展空间。多个新国家级新区已经获批,上海自贸区经验不断成熟,高铁外交带动出口增加,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提供融资。这些将带动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提速,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加快发展。

  三是新型城镇化。未来几年仍能保持每年1个百分点左右的城镇化率的提升,按进城1个人带动投资10万元计算,每年将增加近万亿元的投资。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将更加强调人口的就业,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互联网、节能环保产业等现代产业将因此提速。

  结合过去几年发展成绩,要实现十八大确定的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未来几年我国经济需要保持至少6.8%的增长。考虑到随着经济规模增大经济增长难度增加的规律,预计未来3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保持逐步小幅回落态势,但2017年仍有望保持7%左右。预计未来物价将保持基本稳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活力释放带动就业稳定增加,国际收支进一步趋于平衡。

  清华大学研究员 陈德胜

  国家信息中心 李洪侠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