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新闻 > 专家视点 > 正文

字号:  

王勇:改革创新两轮驱动激发实体经济动能

  • 发布时间:2014-09-18 10:13:19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时习

  从刚刚公布的8月份一系列经济数据可以看出,二季度出现的短暂的经济回升态势并没有在三季度的7、8月份得以延续,有些指标甚至已经跌回金融危机深重时水平。于是,一时间舆论的天空“愁云密布”,很多专家学者都对当下的中国经济深表忧虑。但笔者却坚持认为,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调结构、转方式的“阵痛”期,这个时期,因实体经济动能不足,引致各项经济指标疲弱,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无需大惊小怪。不过,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激发实体经济动能需改革和创新“两轮驱动”。

  支撑传统经济增长的动能主要是依靠投资、消费和外贸进出口这“三驾马车”。但从下述一系列数据表现来判断,当前实体经济层面还是明显的存在着动能不足。9月12日,央行发布《2014年8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19.75万亿元,同比增长12.8%。同时,央行数据显示,2014年1-8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1.7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7843亿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增速创2008年12月以来新低;2014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578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5%,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2014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11.9%,预期增长12.1%。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0.6%,贸易顺差扩大28.7%。

  根据权威部门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情况采用12个月累计滚动量的观察发现:第一,截至8月份,社会融资总量12个月累计滚动值为16.5万亿,较6月底减少了1.2万亿,其中信贷12个月累计滚动值为9.8万亿,较6月底减少了2000亿;非信贷融资12个月累计滚动值为6.7万亿,较6月底减少了近1万亿。第二,用货运量、用电量和融资量等多项指标构建的经济基本面指数,目前仅为历史均值的60%,而用PMI等指标构建的经济景气指数,也略低于历史均值。第三,刚刚公布的8月份通胀数据也显示,当前中国经济正逐渐向趋冷的区间移动,消费物价指数(CPI)月环比折年率由一季度的5.3%大幅回落至2.2%,PPI月环比折年率更是由一季度的-0.2%降至-1.4%,表明当前根本不用担心会存在通胀压力,更表明拉动实体经济的动能正在逐渐减弱,新兴企业对未来市场活跃程度降低以及投资回报率减少的预期,投资意愿不强,尤其是小微企业生产投资积极性下降,使贷款需求也在下降。

  而奇妙的是,就在拉动实体经济的动能正在逐渐减弱、融资需求下降的当口,却同时出现了一些经济实体特别是小微和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这就形成了一种容易产生误导的假象,似乎解决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只有靠进一步放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进行所谓的“微刺激”甚至“强刺激”政策。但假如真的这样做了,恰恰是开错了药方,对治理中国经济下行无补,反而会造成通胀压力。因为,从供给角度,总体来看,2014年以来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适度,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基本平稳,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稳定的货币环境。而鉴于目前池子里货币已经很多,所以,经济新常态下,不可能依靠增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从需求角度,那些受到产业政策限制的行业因资金链断裂危机加剧,所以,对社会融资需求非常急迫;小微和三农基于多种原因更是社会融资的弱势群体,是银行业惜贷的对象,甚至有的地区的商业银行已发生了对这些企业只收不贷甚至抽贷的现象。那么,部分新兴实体融资需求下降与另一部分产能过剩、小微和三农融资需求上升并存,就增加了现实经济结构的矛盾与复杂性,而这种需求结构性扭曲,加上银行愿意对新兴实体经济放款而对部分产能过剩、小微和三农惜贷的供给结构性异化,致使信贷供求两头承压,从而造成了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的萎缩。如此发展下去,最终会危及整个实体经济,促使企业信用风险加剧,甚至资金链断裂,银行坏账由此增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应该跳出传统思维,用新的思维视野去思考和看待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激发实体经济的动能,而这种新的动能就是改革与创新。因为,改革和创新是激发实体经济动能的两大动力引擎。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就能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实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为此,一要抓紧细化改革实施方案,包括财税改革要将唤醒沉睡资金,加强预算管理,重构地方税体系作为三大着力点;金融改革要坚定地推进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推进民营银行试点工作,清理规范金融业准入限制,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和价格改革,完善能源产品、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投资体制改革应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作模式和特许经营制度。

  实际上,当前2%左右的CPI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物价环境。所以,对上述改革,应尽快做到改革任务项目化,项目内容具体化,项目完成时效化,推进各项改革举措全面落实。

  二要着力依靠创新发展“智慧”经济。李克强总理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致辞时指出,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熄引擎。世界经济稳定复苏要靠创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也要靠创新。下一步,在创新驱动发展中一定要充分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紧随产业政策走势,抓住结构调整的机遇,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还要坚持需求导向和产业化方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源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说,在未来经济新常态下,我们就是要对那些敢于创造、敢于改革和创新的企业点赞,因为只有它们才能引领整个行业转型升级,并促进中国经济走向强劲、平衡、可持续发展道路。(作者系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