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驾驭减速经济不易,但中国有信心
- 发布时间:2015-04-09 08:17:00 来源:环球网 责任编辑:王斌
英国《金融时报》4月7日文章,原题:保持增长势头,中国不会容易我们应对中国保持信心吗?笔者认为,对这个问题有“是”和“否”两种回答,且各有两大原因。
为什么应回答“是”的第一个原因是过去的表现。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购买力平价算)从1980年仅为美国的2%略多增至去年的24%。这样一个大国取得如此成就确属不俗。第二个原因在于,中国拥有巨大的实力和潜力。中国人民以吃苦耐劳、勇于创业和重视教育著称。此外,中国的生产率还远远落后于高收入国家。正如经合组织有关中国经济的报告指出:“鉴于该国约一半的人口仍生活在农村,通过向城市的不断移民可提高生产率。”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怀疑中国保持多年快速增长的能力呢?第一个原因在于,经济增长飞快就像骑自行车:只要保持速度就没事。一旦慢下来,车子就会东倒西歪。所以说,驾驭减速非常难。第二个原因至关重要,即中国经济高度不平衡。驾驭不平衡经济的减速难上加难。(作者马丁·沃尔夫)
英国《卫报》网站4月8日文章,原题:新常态下,中国政府对加速的经济踩刹车最近,笔者在中国待了一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笔者所在小组讨论的话题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新常态”一词是中国领导人传递讯息的一个巧妙说法。他们必须向14亿国民解释为什么以后经济不会每年增长10%了。但是,对于一个已经是日本的两倍、今后5年可能超过欧盟的经济体,根本没有常态可言。
许多外国观察家一直担心中国住房供应过剩和相关的信贷膨胀,笔者也因此怀疑自己是否对这些风险过于乐观了。但经过交流后笔者相信,这两个问题可能都是可控的。外国观察家常猜测,中国当局可能有意高估其经济实力。但经济中一些领域的规模被低估也是可能的。
笔者倒是担心政府没有赶快采取行动,让千百万农民在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城市获得官方许可的居留权。另一个存在严重问题的是医疗领域。还有,污染仍是严峻的挑战。
但最重要的是,尽管面对这些挑战,中国经济的独特重要性如今得到广泛承认。中国近来在国际上取得的成就,意味着中国将怀着高度自信去成功应对国内问题。(作者吉姆·奥尼尔,乔恒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