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硬着陆?胡说!
- 发布时间:2016-01-29 11:40:3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李春晖
“索罗斯做空中国”风波敲响的警钟是什么?绝不是他所声称的“中国经济硬着陆已经开始发生”,因为这个看法根本经受不起事实检验。
从经济增长来看,尽管中国2015年经济增长率降到25年来最低水平,仅为6.9%,但这在大国之中仍然屈指可数——美国2015年前三季GDP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9%、2.7%、2.2%,不及中国一半。
最能驳斥“中国经济硬着陆论”的数据,是中国消费的持续快速增长。去年前三季,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同比增幅分别为3.3%、3.3%、3.2%,达到数年来的最高水平——这被视为美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最强有力论据。而中国去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率是10.7%,剔除价格因素后的实际增长率仍有10.6%。从消费增幅来看,中国是经济“强劲增长”的美国的3倍;有人却声称中国经济“硬着陆”,这显然是荒谬的。
尽管从表象看中国存在经济增速下滑、一批产能过剩传统产业开工不足的情况,但影响更为深远的是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深刻的“创造性破坏”——新兴产业正在蓬勃成长。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1.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去年全年钢铁行业投资下降11%,煤炭行业投资下降14%以上,但计算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3.3%,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近12%。
“索罗斯做空中国”风波敲响的警钟,同样不是他所说的“中国输出通缩论”,因为这个看法也与事实不符。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索罗斯声称,全球通货紧缩三大根源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原油及原材料价格下跌、各国货币竞争性贬值,现在三大根源齐全。与前几年初级产品牛市时期的“中国输出通胀论”一样,这种说法即使不是有意混淆,至少也是想当然。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和原料进口国,中国是前几年通货膨胀和当前通货紧缩的输入者,而不是输出者;相反,由于当前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反而削弱了全球通货紧缩的压力。
在当前的全球通缩时期,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已经连续数年下降,且购进价格指数低于出厂价格指数,如2015年中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同比下降6.1%、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下降5.2%。数据表明,中国是外部通缩压力的输入者,而中国缓解了全球通缩的压力。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劳动力市场持续保持近乎充分就业,而劳动力薪酬水涨船高,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能源和原料价格下跌的影响。这也使得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构成中消费品价格涨幅,已经连续3年高于服务价格涨幅。
更重要的是,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本质上都是货币现象,前些年的通货膨胀源于美联储的宽松货币政策,当前的通货紧缩源于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对全球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力虽然持续上升,但目前与美联储还不在一个层次上。
那么,“索罗斯做空中国”究竟是为谁敲响警钟?——不是中国,而是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索罗斯在接受采访时虽然声称中国经济硬着陆已经开始发生,但也认为“中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有很多资源,并且在政策的选择上比大部分国家都有更广阔的空间……”
因此,在他的做空和由此引发的投机性货币攻击浪潮中,受冲击最大的不会是中国,而会是其他新兴市场。面对这样的冲击,其他新兴市场应与中国深化国际货币合作,消除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投机者借以发动攻击的缺口,并以推进发展的有力行动粉碎这一派胡言。
(作者为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