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11日 星期六

库布其沙漠,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总面积约145万公顷,流动沙丘约占61%,长400公里,宽50公里,沙丘高10—60米,像一条黄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横跨内蒙古三旗。

2014生态文明企业家年会始于库布其,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作为年会发起人,在论坛期间接受了包括中国网在内的外文局主流媒体的专访。“把生态当生意做,把保护生态,发展生态当成一种商业去做”,对于沙漠的治理,对于生态与商业之间博弈与权衡,王文彪有着自己的思考。

找到一条路 让我们活下来的路 让绿色可持续的路

“大家对于对于沙漠既熟悉又陌生,沙漠对于你和我都一样,解决沙漠的生命和出路,关键是技术问题,沙漠被媒体称为死亡之海,不毛之地,没有生命的地方。让没有生命的地方有生命、没有绿洲的地方有绿洲、没有动物有动物等等、让没有生意有生意,没有生活有生活,靠什么?”谈起沙漠及生态文明年会,王文彪有很多话要说。

王文彪说,如何让沙漠有生命,关键是技术问题,更重要是用价值观的取向来推动技术创新。他认为库布其沙漠的核心有两点。第一,找到一条路,让我们活下来的路,让绿色可持续的路。第二,找到如何在死亡之地上有生命有生长。这是最重要的。

库布其沙漠从过去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棵树变成绿城。截止目前,已经有1000多种草种、20多种树种、几十种多样性的动物出生和诞生在这里,主要靠的就是技术创新,而且更多的是自我创新。而到现在,教科书上也没有治理沙漠的这一套理论和方法或模式。

“库布其论坛是跟不同的国家探讨沙漠治理,论坛给我们带来很多信息和技术情报,带来很多发展模式,也能使我们在整个沙漠发展的平台上实现多元化。比如说通过论坛我们认识了以色列、日本、韩国、美国许多国家的专家,我们有全球沙漠技术网用来汇集全世界40多国家专家,共同探讨世界沙漠该如何治理,库布其沙漠如何治理。包括与世界唯一的沙漠大学——本·古里安大学合作。”

如何让我们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最近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的秘书长访问的第一站就是库布其沙漠,并说“走遍全世界沙漠没有发现库布其”,“期望库布其带给世界更多的和平”、“希望非洲的国家和蒙古的国家来库布其取经”。王文彪说,联合国也建议明年的论坛邀请其他国的专家来库布其。

把生态当生意做 把保护生态发展生态当成一种商业去做

如何把握企业的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

“把生态当生意做,把保护生态,发展生态当成一种商业去做,这样就可以可持续。把生态当生意,我们是企业,如果做公益不赚钱,一定不可持续,治理沙漠目前已经不再完全是公益事业,但一定是按照商业的智慧和用生意的理念来发展的生态经济。”王文彪说。

他说,目前库布其是按照这样一个的生产模式:首先修复沙漠生态,如何沙漠有生态是最重要。第二,通过修复沙漠生态来修复土壤,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比如一种药材如何让沙子变成土壤?第三,既有经济价值,又能改良土壤,又能够固沙漠。

此外,他强调,GEP(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不是我们首创,而是跟国内国际相关组织共同做的一个重大课题研究。2013年向全球发布,发布结果第一个报告就是对库布其沙漠进行测试,发布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是305亿。库布其是GEP的第一块实验田,GEP是我们国家生态文明战略推进,对新一代中国领导人的执政理念是一个重要影响,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一个发展战略。

“我国不仅仅要GDP,更要GEP。不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各国,都需发展有质量的经济、发展绿色可持续的经济。目前中国战略是很正确的,是很高远的。”

在王文彪看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成果不容置疑,确实也带来了一些环境的问题,所以中央新一届政府提出确实要可持续。从老百姓的迫切需求来看就是呼吸新鲜空气,不要有雾霾,喝干净的水,吃健康的食品。我们的企业从事的事业无论是做沙漠生态经济还是清洁能源,就是围绕国家战略和老百姓这种迫切的绿色生活的需求,来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推动我们的产业革命。这也是整个中国企业在积极配合国家的战略向前积极推进的过程。

Q

记者:谈到商业模式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

A

王文彪:互联网不是技术问题,更重要是思维问题,互联网思维可贵之处是平台经济。用互联网集聚国家的力量,企业的力量,特别是企业商业的力量来共同推进我们生态环境的改善。不能紧靠政府的拨几千亿的款治理沙漠,拨几百亿的款治理黄河;应该倡导生意社会商业加公益,在整个生态文明的平台上去发挥作用,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加速提高效率。

谈到模式,库布其模式其实就是互联网思维,库布其沙漠治理面积相当于天津是总面积,接近于北京市的总面积。亿利毕竟是个企业,也不是中国最大的企业,财力人力各方面力量是有限的,靠的就是互联网思维、这个平台的机制、社会组织、当地老百姓。靠的相关投资者,当然还有背后政府的支持。这就是互联网平台发展机制,最近我们要推出一种互联网模式的绿土地计划,通过公益加生意的计划。

Q

记者:亿利资源集团的库布其模式如此成功,其他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是不是也能够走库布其模式?

A

王文彪:模式如果不可复制那就不能称之为一种模式,模式是一定能够复制的。库布其的模式是什么?第一,生态经济民生怎样可持续。没有老百姓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第二,如何把生态修复和修复土与产业结合起来?这叫立体经济,包括立体种植及空间利用。第三,库布其是个平台,要结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治理。

至于能不能在全球可复制,我不能讲绝对的一句话,它的理念和发展方式技术一定可以在有沙漠地区利用上。但能否一步步搬到非洲不能下定论,还要充分考虑环境地域的影响。模式可以借鉴,但核心技术必须在创新以适应,以实现库布其模式。

Q

记者:当时您怀揣着梦想在库布其沙漠里实现了这样一个奇迹,习总书记也提出中国梦的概念,那么您或者是亿利集团现在是否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A

王文彪:我很赞同中国梦的构想,人还是要有梦想的。我认为,沙漠的梦想实现了,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中国梦是非常有意义的。29岁来到这片沙漠,带领团队,26年至死不渝。没有改变这种梦想,这么多年坚持下来,最大的挑战是人言可畏。如何坚持,靠的就是坚持、接受、实现这个梦想。

无论是老年人还是青年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梦想,什么梦是自己胸怀决定的,只要认为梦想是正确的,坚持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实现。但战略一定要正确,否则越坚持越背道而驰。我们库布其这个企业来了很多能工巧匠,他们不是奔着我们这个企业来的,他们是奔着这个沙漠事业来,是值得的。

Q

记者:沙漠治理有哪些不错的投资机会呢?哪些环节愿意引入一些企业一块儿来做?

A

王文彪:绿土地投资空间太大了,不仅是投资者的需求,也是整个社会的需求。绿土地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资源,最干净的土地,给我们提供了有机的、绿色的土地。开拓绿土地,保护绿土地,使用绿土地,应该成为是一种绿色消费时尚。

第二,沙漠里种植绿色食品;第三,沙漠里发展立体能源。例如上面发电,下面搞绿色养殖。中国有26亿亩沙漠,如果能改造三分之一,那么我们就可以再造一个中国的奇迹。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尽管沙漠是威胁人类有害的东西,但恰恰给我们很重要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Q

记者:你在长期跟库布其沙漠打交道的过程中,你认为库布其沙漠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A

王文彪:库布其的治理最大特点,就是如何把生态当生意做,如何用商业的力量和企业的思维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如何在国外其他地区开展项目?例如目前澳大利亚达尔文地区能不能去治理?这些也在通过政府与政府的沟通,我们这样的企业能不能参与到,这都在计划当中。

Q

记者:中国制造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中国生态治沙这件事走出去是一个新鲜事,11月份APEC将在北京举行,可能这也是亚太地区经贸领域的最大就一件事,也是中国主场外交的压轴戏,APEC特别关注亚太地区商业环境的塑造,您作为民营企业家,也作为工商联的领导,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特别是民营企业走出去,有什么困难吗?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A

王文彪:这么多年走出的企业很多,做了很多购并,很多投资,大部分是成功的,然而也有很多教训。过去走出去,一是为了一种影响力,二是投资的布局。更重要的是站在更好的制高点是自己的企业国际化。而现在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应该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视角。

中国企业的优势是什么,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这应该是民营企业走出去应把握的重点。找到自己的优势,例如中国的互联网物流风生水起,以马云腾讯为主,这就是一种优势,如今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的模式广受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的生态生意走出去很有可能是全球社会最欢迎的,也是很可能是中国最好的品牌。

中国企业的优势是什么,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核心能力是什么,这应该是民营企业走出去应把握的重点。找到自己的优势,例如中国的互联网物流风生水起,以马云腾讯为主,这就是一种优势,如今库布其沙漠生态经济的模式广受国际社会的关注,中国的生态生意走出去很有可能是全球社会最欢迎的,也是很可能是中国最好的品牌。

我的梦想是让更多的沙漠有绿洲 让更多的沙漠有生活

做公益不赚钱一定不可持续

把生态当生意做,把保护生态、发展生态当成一种商业去做,这样就可以可持续。我们是企业,如果公益不赚钱,一定不可持续。

不仅要GDP 更要GEP

“我们不仅仅要GDP,我要GEP。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各个国家,发展有质量的经济,发展绿色可持续的经济。”

库布其模式可以借鉴

库布其模式可以借鉴,但必须要进行技术创新。库布其的治理最大特点,就是如何把生态当生意做,实现可持续。

中国梦非常有意义

“我很赞同中国梦的构想,人还是要有梦想的。我认为,沙漠的梦想实现了,就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中国梦是非常有意义的。”

最大挑战是人言可畏

29岁来到这片沙漠,带领团队,26年,至死不渝。没有改变这种梦想,这么多年坚持下来,最大的挑战是人言可畏,如何坚持,靠的就是坚持。

我的梦想也是这个企业的梦想

让更多的沙漠有绿洲,让更多的沙漠有生活,而且是一种绿色可持续的生活。

扫描二维码关注
中国网财经微信
Tel: 68735082

相关专题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