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新闻 > 国内经济 > 正文

字号:  

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供求平衡

  • 发布时间:2015-11-24 07:53:47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金潇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一新的提法,也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近段时间以来,各方围绕“供给侧改革”正在进行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多数观点认为,管理工作已从需求端转向了供给端,从总需求管理转向了总供给管理。今后工作的重点,应当是如何解决好供给侧的问题了。

  从表面看,确实如此。既然提出“供给侧改革”,那不正是说明供给侧存在问题吗?工作的重点,自然也要转向供给端了。关键在于,当下的需求端,也不是完美无暇,也不是可以置之不管。对供给侧进行改革,决不是就供给论供给,把需求置之一边,而是要通过改革,改善供求关系,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对中国来说,只有供求关系平衡了,经济发展才能真正步入新常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实行的是需求引导供给、供给改善需求的发展策略。原因就在于,物资的长期短缺,为以需求为核心的供求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钢铁、水泥等与建设关系密切的行业,一直被认为是必须以举国之力发展的行业。因此,改革开放后建设的第一个影响最大的企业,也是钢铁企业。但是,随着生产能力的不断增强,物资短缺矛盾的不断缓解,市场供求关系也在发生着积极变化,多数领域已经不再存在物资短缺问题,慢慢地,供求关系也达到了平衡状态。有的行业,则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形成新的供求关系不平衡。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样的不平衡现象就更加严重、更加突出了。

  为什么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也那么来势汹汹,中国却能够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从容应对,甚至挽救了整个亚洲经济,就在于那时的市场供求关系是平衡的,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我国生产的产品是需求比较旺的。即便供给侧存在矛盾和问题,也被需求端的旺盛所掩盖了,未能爆发。但是,供给侧存在的高产能、低效率、低质量、低效益问题,对需求端提出了太高的要求,更何况,需求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发展以后,也进入了增长的瓶颈期,根本满足不了供给侧超生产能力的供应。这样,供求矛盾就越来越突出了。

  所以,提出对供给侧进行改革,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完全符合当前中国经济现状的。而“供给侧改革”的重点,自然也应该是产能过剩、结构失衡、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缺乏质量和品牌优势、没有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而不仅仅是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方面。对政府来说,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如何制定好改革的规则,如何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这个市场主体的作用,让企业按照市场规律和竞争要求作出选择、作出改变。如何仍然采用行政干预和组织的方式,就必然会形成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地方与企业之间的冲突,使改革的阻力增大。特别是地方政府,会为了自身利益,强行阻挠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阻挠“供给侧改革”。因为,“供给侧改革”很大程度上需要对块块利益进行调整,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只有让市场对“供给侧改革”更多的发挥作用,让企业成为“供给侧改革”的主体,“供给侧改革”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

  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供求关系。供求关系能否平衡,仅有“供给侧改革”是远远不够的。在强调“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应当统筹兼顾,协调运行,抓好需求端的改革,重点在疏通流通环节、消除各种障碍、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从而使供给和需求能够基本平衡。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