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新闻 > 国内经济 > 正文

字号:  

养老机构三成亏损空置率达48% :缺地缺钱缺人

  • 发布时间:2015-08-03 10:32:50  来源:瞭望  作者:陈融雪  责任编辑:王斌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主任、课题组组长吴玉韶,带领课题组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调研了12个城市的257家养老机构。

  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截至2014年底,全国养老床位达554.1万张,每千名老人平均拥有床位26张。“这个平均数字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事实上,近5年来,仅中央和部委层面,就出台了与养老服务相关的政策文件30多个,由此推动中国养老机构迅速发展。

  但这份研究报告也显示,被访257家养老机构三成亏损,2014年,全国养老服务床位空置率高达48%。

  课题组向本刊分析了目前养老机构亏损和空置率高的原因——养老机构追求豪华、未分类管理、地缘劣势以及政府补贴不够,是四个主要因素。

  根据相关部门的安排,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已经启动,一方面要求激发公办养老机构活力,明确职能定位,充分发挥托底作用;另一方面要求优化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创新发展模式,拓宽民间资本参与渠道。

  吴玉韶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养老机构重在调结构。未来的趋势是就近养老,养老机构向小型化、连锁化发展,档次结构由“哑铃型”向“橄榄型”转变。

  257家养老机构三成亏损

  2000年,全国的养老床位刚刚达到120万张,2010年已有314.9万张。到2014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床位已达554.1万张。

  吴玉韶向本刊记者解释了“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26张”的意义——发达国家每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是50~70张,但是他们的老人标准是65岁以上,中国则是60岁。如果按照65岁以上老年人标准计算,我国到‘十二五’末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到50张以上,在数量上就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了。”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养老机构的运营水准仍待提高。

  《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被访的 257家养老机构中,48.1%基本持平,32.5%亏损,有盈余的仅占19.4%。

  课题组在天津、哈尔滨、重庆、南宁、济南、太原、南昌、武汉、长沙、昆明、兰州、福州12个城市,展开了养老机构的专题问卷调查与座谈。

  课题组成员、全国老龄办事业发展部副主任孔伟向本刊记者介绍:“我们在每个城市选择了30家养老机构,最终获得了有效问卷样本257份。”

  对于投资回收周期的预期,40.5%的被访养老机构认为在10年以上,22.4%的认为要7~10年,仅8.8%的认为1~3年即可实现投资回收。

  孔伟分析说,亏损率超过三成的原因在于,从养老机构自身看,民办机构多数追求奢华,脱离了当下大部分老年人的消费能力,没有对其服务对象精准定位,并且不少养老机构位置偏远,脱离了老年人熟悉的生活环境;从政府扶持力度看,政府的补贴与扶持亦不足够;从养老服务市场看,目前还存在着市场发育不完善、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还存在不公平竞争,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等原因。

  空置率达48%

  “我国老年人大部分属于中低收入群体,服务购买能力整体不高。”吴玉韶告诉本刊记者,2014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均2061元。而以此次被访养老机构为例,这12个城市并不都是一线发达城市,被访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平均收费2201元/月,公办养老机构则为1919元/月,对于大部分老人而言负担沉重。

  《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称,2014年,中国养老机构空置率达48%。

  对此,课题组副组长、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莉莉解释说,目前养老机构在档次上分布不均,呈现“哑铃型”结构。

  “一些民办养老机构设施简陋,空间狭小,服务水平有限;另一些养老机构则装饰豪华高档,收费高昂。”王莉莉说,“许多老人及其子女既不愿选择前一类养老机构,又无力承担后一类的高额费用。”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公办养老机构的核心职能是保基本、托底线。而当前,部分公办养老机构除了收住三无老人、五保老人等政府托底对象外,还收住部分社会老人。

  “由于对收住社会老人没有明确的身体状况、经济状况的界定,导致一些低龄、健康、经济条件较好的老人入住公办养老机构,而部分具有刚需的失能老人、经济困难老人,却被排除在外。”吴玉韶说。

  他认为,哪些老人可以享受政府购买的公办养老机构服务,要有明确的标准,为此,应建立全国统一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评估标准。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制度”。但截至目前,我国养老机构仍缺乏明确的分类管理。

  对此,吴玉韶建议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分类标准和第三方评估机制。“譬如将养老机构分为自理型、助养型、养护型三类。”

  “‘十三五’时期,我国的养老机构要把调结构作为优先发展目标。”吴玉韶建议,既要大力发展城区中小型和小微型养老机构,也要重点发展养护型养老机构,还要推动农村敬老院转型发展。

  “公立养老机构将持续长期存在,负责社会兜底,但民办养老机构将逐渐成为主体,档次分类将由哑铃型向橄榄型转变。”他说。

  小型化、连锁化

  养老机构的郊区化,也是亏损和空置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不断加剧的养老机构郊区化态势,使得老年人脱离原有生活圈,甚至割裂了他们与其他年龄层人群的交往,致使养老机构原本的隔离化特征更加突出。”吴玉韶认为,就地养老是未来养老的主要趋势。

  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曾于2014年对上海郊区养老机构入住老人进行专题调研,结果证明了老人对生活圈的刚需不可忽视。

  该专题报告显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其心情和与子女联系是否密切正相关。与子女每天通话的老人中80.5%心情愉快,子女每日来探望的老人中88.9%心情愉快。

  吴玉韶认为,未来养老机构的小型化、品牌化、连锁化趋势将更加明显。“未来的养老机构将尽可能社区化。”

  早在2013年7月,民政部颁布《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规定10张床位就能办养老院,力图支持民办小微养老机构。

  而在2015年4月的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新闻发言人陈日发更明确表示,民政部将继续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力量举办嵌入式社区小型养老机构。

  “90%的居家养老需求和6%的社区养老需求,都是嵌入式社区小型养老机构的服务对象。”吴玉韶强调,小微养老机构单一网点很难实现盈利,需要扩大到几十家,实现连锁经营,摊薄成本才能挣钱。

  但政策上仍有壁垒。比如,按目前国家政策规定,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不得设立分支机构”,难以实现连锁化经营。

  缺地缺钱缺人

  政府政策可以在哪些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和便利?

  《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建议,新建居住小区要像建设幼儿园、中小学一样,按照一定的人口规模比例,配套一定规模的养老服务设施,并同步规划、设计与建设。要大力发展社区或街道养老,充分利用周边已有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等,加快养老、医疗、教育、残疾人等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

  如土地政策方面,各地政府将养老机构建设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布局,确定养老服务设施的土地用途和年限。

  融资政策方面,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创新信贷产品、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拓宽信贷抵押担保物范围,试验发行养老服务债券、设立养老产业投资基金、贴息贷款等,来满足养老机构的信贷需求。

  而人才培养方面,这份报告建议国家借鉴“免费师范生”的经验。

  孔伟告诉本刊记者:“医护人员的短缺已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棘手问题。民办养老机构的人员配置比重大致为,管理人员、医护人员、护理人员、后勤人员约为3:2:9:3,医护人员仅占12%。”

  “目前我国有100多万人在从事养老护理行业,但只有不足4万人是专业持证上岗。养老人才的职业归属感低,养老机构招人用人也很难。”孔伟说。

  对此,吴玉韶建议由中央财政专项列支、地方财政专项配套,设立全国和区域性的“免费养老服务员的培养专项基金”,并在全国范围选取一定数量的养老机构,进行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人才激励、人才扶持、队伍优化等。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