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新闻 > 国内经济 > 正文

字号:  

下半年多项改革发力“最后一公里”:涉及价改等

  • 发布时间:2015-07-24 07:41: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李春晖

  改革棋至中盘,多项改革已由顶层设计走向实操层面,并获得突破性进展。业内专家认为,改革力度虽未减退,但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也开始凸显,全面深化改革仍然遭遇利益藩篱、地方承接能力有限等瓶颈,系统性改革更需要部门加强协作,敢啃“硬骨头”。据悉,今年下半年仍将大力推进一批改革政策,“落实”或成下半年改革关键词。

  亮点 百花齐放多领域改革破题

  2015年既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根据改革总体目标任务设计,到2020年,我国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决定性成果,目前距离2020年只剩下不到六年。今年上半年,许多领域的改革开始进入实操,更多细化的改革方案还在探讨中。

  今年5月,国务院批转了发展改革委《201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包括出租车行业改革、巨灾险在内的大量在议改革措施已确定年内落地。

  相当部分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已经在2015年的上半年展开,在行政审批、财税金融、价格改革、企业改革和农村农业改革方面,均有不同程度进展。在价格改革领域,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第一个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内蒙古西部电网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方案。

  地方改革层面,据发改委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山东省已开展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制度改革。青海省也出台了深化政府性债务管理改革意见。

  与此同时,关于改革政策落实的督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7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主席到吉林省视察了延边和长春两地,他在吉林的讲话中,再次告诫“不能在等待中观望错失改革良机、拖延改革进程”。

  今年5月以来,国务院派出11个督查组,由国务院副秘书长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带队,对18个省(区、市)和35个部门、单位开展重点督查。这是本届政府第二次组织大督查行动。进入6月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开始就上半年改革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

  发力 后续改革力度不断加大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今年下半年仍有一批政策将大力推进。下半年,党中央、国务院将继续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在牵动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

  根据计划,年内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指导意见,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办法及配套政策,原油、天然气、煤炭外其他品目资源税费改革方案等都将陆续出台。

  财政政策有望在下半年继续更加积极,相应的财税改革进度也将加快。在这方面,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表示,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安排,财税改革分为三大部分。到目前为止,预算改革进展最快,其次是税制改革,最后是中央和地方关系改革。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认为,财税体制改革对经济结构调整至关重要。钱能否用在该用的地方,对遏制腐败、改善收入分配关系极大。财税体制改革首先要尽快实现各级政府全口径财政公开透明,细化公开内容,强化公众监督。第二,应着力建立统一的财政体系,规范土地收入和其他政府收入。第三,应制定各级政府行政支出和各项公共服务支出标准。第四,要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有专家认为,下一步改革将呈现三个特点。首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改革突破;第二,政府通过自身革命带动重要领域改革;第三,立足当前也着眼长远的改革策略。

  作为本届政府“当头炮”,简政放权工作亦将持续深入开展。7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下一步巩固稳中向好基础,继续顶住下行压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必须继续加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力度。

  此外,价格改革也将持续进行,在上半年的基础上,有消息称,《政府定价目录》(2015)的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不久之后将对外公布。

  王小鲁判断,后续改革措施如果顺利推进,将能够大大改善收入分配状况,也将有效解决结构失衡问题,避免经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他预计,如果持续推进改革,实现在未来若干年中能够把最终消费率从目前的接近50%提高到60%至65%,资本形成率从目前的48%降至35%左右,将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和内需疲软问题,经济效率将显著提高,经济增长将得到更有力的内需拉动,加上人力资本贡献和创新驱动,中国经济有希望在未来10年到20年的较长时期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

  突破 政策落实敢啃“硬骨头”

  2015年上半年,改革力度虽未减退,但落实“最后一公里”的任务也开始加剧。有专家坦言,改革的推进过程仍然遭遇利益藩篱、地方承接能力有限等瓶颈,如果不将这一情况扭转,改革很难继续推进下去。

  “现在看来,改革的方向很正确,但很多东西仍然在试点层面,什么时候能落地尚不能肯定。”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说。

  “我们在多个领域调研发现,终归还有计划经济的阴影在束缚,地方部门无关紧要的权力下放的多,下放了以后,又增加了更多的问题,而实际下放权力太少。”民革中央副主席修福金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包括简政放权在内的部分改革措施在落实的过程中存在“三不沾”现象,也就是一部分顶层设计定的方案、部门制定的方案、基层实施的方案互相脱节,一些地方部门观望情绪重,改革推进难度增大。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表示,国务院取消和精简下放到地方的事项,以及中央政府围绕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多数要通过地方来落实,企业、社会公众是否得到实惠,最终要由他们来评判,所以,地方的跟进、贯彻实施就显得十分重要。

  “和过去不一样,现在是系统性的改革,任何一个变动都会带动一系列的改革,这就需要大家都有改革的共识。”张燕生说,政策链不是某一个部门能带动的。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加快产能合作,推行互联网金融,核心还是抓落实。

  张燕生认为,走过“不破不立”的改革初期,现在的改革应该向构建一个整体的现代化治理体制进行。他认为,接下来的改革尤其是法制层面的改革应该完善和提速。在法无禁止不可为的前提下,将一些社会治理的难点问题交给专业机构处理,政府更多地退出市场。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