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续推进建设海绵城市 力争留住70%左右雨水
- 发布时间:2015-05-31 07:52: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张少雷
在日前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举办的全国海绵城市建设培训班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提出,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争取把70%左右的雨水在当地积蓄、渗透。
“达不到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不是一个现代的城市,也不是一个宜居的城市。”陈政高说。他要求,要千方百计把雨水留下,借鉴国内外经验,敢于发明,敢于创造,因地制宜利用好自然恢复、人工工程等办法留住雨水。
与此同时,建设海绵城市要推进区域整体治理。雨水的收集、渗透必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统筹考虑、系统治理。不仅要划定区域,更要明确区域内的径流控制要求。借鉴国外做法,研究实施雨水排放收费制度,建立责任制。要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设置若干自然的、人工的工程项目,把目标要求工程化、具体化。
他说,“据估算,海绵城市建设投资约为每平方公里1亿元到1.5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投资空间。”
陈政高表示,雨水不是负担,是宝贵的资源。城市建设要从破坏生态转向恢复生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根本。在行为方式上要转变,从原来的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雨水当地收集、当地渗透,少形成径流;从原来的单一途径转向多途径,利用好河湖蓄水、马路渗水等多种方式;由重视结构性措施转向结构性措施和非结构性措施并重,抓好法律法规、政策、体制机制、科学管理、公众参与等一系列工作。在筹集资金方式上由政府单一渠道转向社会多渠道筹资。当前,社会资本十分充足,企业热情很高,要创新融资方式,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指的是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