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业走入常态 行业风险可控
- 发布时间:2015-02-13 19:2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谢凌宇
201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价格、投资悉数下滑,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楼市进入“白银时代”。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日前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行业的回落是好事,意味着房地产行业正从过去的暴利时代走向常态。
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住房发展报告(2014-2015)》指出,中国85个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金额从2013年到2014年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房地产新开工面积较2013年呈下降趋势,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多出现负增长。
2015年中国各地方两会已陆续闭幕。有媒体报道指出,以往被当作重头戏的“房地产调控”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淡出”,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的政府工作报告均对房地产“着墨大减”。
目前,除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严格执行楼市限购之外,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取消“限购令”。
“地方放开房地产限购,我赞成。”姚景源说。他表示,房地产行业的产业链条长,关联行业多,上游的钢铁、水泥、建材,下游的家具、家电等产业都与房地产行业紧密相关。伴随房地产行业的回落,上、下游相关行业都出现了困难。从这个角度看,房地产行业需要平稳发展。“宏观经济政策要根据不同时期有所修正,这才叫实事求是。”他告诉中新社记者,“对于真正存在居住需求的消费者,我主张在信贷等金融政策上给他们提供方便。”
姚景源同时也坦言,中国的房地产确实存在问题,集中表现在房价过高。“像北京一平方米买到五万块(人民币)甚至更高,一个普通劳动者一年的收入就买一平方米房子。”他认为,推高房价的因素很多,与地方政府的土地政策、货币超发以及官员腐败都有关系。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则认为,2012年开始,中国新进劳动力以每年二三百万人的速度下降,这导致对住房的刚性需求减少,房价“疯长”的趋势开始发生变化。
房地产市场的降温,也导致各界对房产商资金链及银行风险的猜测。从2014年年底开始,中国多地出现“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楼盘遭银行拍卖”传言。对此,曹远征明确表示,楼市不振的确会导致银行风险增加,但从整体上看风险较小。
曹远征认为,随着房价趋势的转变,房地产开始回归本质——“住房需求”。而住房需求和就业等个人发展机会密切相关。这意味着,在就业机会较多的一二线城市,房价有可能继续上升;而三四线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则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同时也会给银行和金融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
不过他始终强调,银行发放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很少,即使有坏账,比例也非常小;而按揭贷款方面,由于中国购房首付比例高达30%,只要房价不出现极大的下跌,就不会出现大面积的断供。“对于银行来说,风险是可控的。”曹远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