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产化到国际化 轨道交通怎么走出去?
- 发布时间:2014-12-03 16:31:14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孙业文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国产化,从15年前开始,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在整车、信号等多个关键技术领域,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已经进入完全自主化和高端制造出口升级的国际化发展新阶段。新形势下走出去怎么走?11月28日,本报在京举办从国产化到自主化到国际化——创新驱动与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15周年新闻交流研讨会,邀请政产学研用多个领域的业界专家学者、企业家和部门负责人聚集一堂,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城市轨道交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内容。为了总结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国产化、自主化和国际化的成功经验,揭示有关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集群发展的秘诀,科技日报社派出记者对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调查采访,先后以“创新驱动与信号系统国产化”“创新驱动与多制式协调发展”“创新驱动与国产化15周年”三个专题,在科技日报进行了三次系列报道,刊发系列文章数十篇,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座谈会上,与会者争相发言,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国产化和自主化及其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献计献策。
专家们谈到,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研发、制造和服务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研发能力显著提升、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在主要产品领域已经从过去的跟跑进入并跑和部分领跑阶段,以中国南车和北车为龙头企业的轨道交通产业在高端制造的出口升级和国际化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中国城轨装备产业已经整体进入国际化发展的新阶段。但大家又不约而同地谈到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网络化条件下企业走出去怎么走的问题。
我们的国际化对于东道国(所在国)来说就是我们15年来一直在说的“国产化”。我们的国际化怎么处理好与东道国国产化的关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罗雨泽说:“15年来,我们的企业通过国产化不断成长壮大,成为今天能够走出去与跨国企业开展竞争,我们国产化的成功经验实际上正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失败教训。他们培养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我们的国际化必须避免出现这种结果。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与东道国合作共赢,让别人进入我们主导的产业体系。”
国际化竞争不仅在国外,也在家门口。面对WTO协议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压力,我国也将迟早签署《政府采购协议》。现在条件下签不签?一旦签署,包括城市轨道交通在内的许多政府项目都将面临跨国大公司的强有力竞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高旭东说:“最好别!”而且“一定要顶住!”因为作为发展中国家保护国内市场是国际惯例,而且即使是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当年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对此,深圳地铁集团副总裁简炼发表了不同意见。他认为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已经具备了同时在国内外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当前我国城轨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的安全可靠都已经达到国际最高水平。“从全行业和产业链来讲,走出去的关键是选好牵头单位,就像高铁应该由中铁总公司牵头,用户和业主单位应该是城轨装备产业国际化的龙头”。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金锐认为,企业走出去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充分考虑国际风险。“既要充分考虑东道国的技术壁垒和法律健全问题,也要关注当地的政治风险,如政府更迭和社会动荡”。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会长张国宝认为,不管是走出去还是在家门口与人家竞争,关键在于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在家门口市场,国家有了实力不怕人家竞争,你邀请人家来,人家也不会来了,因为你都国产化自主化了;在国外与人竞争,还是依靠这个实力。
当前经济全球化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革命,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作为新经济体广泛参与经济的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一个重要的驱动力。原中纪委驻科技部纪检组长、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认为,在此背景下,我国的轨道交通企业,应该继续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技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使得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具备技术和品牌双重优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基于高端制造的出口升级。
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各有各的高招,座谈会讨论得红火、热烈。
会上,张国宝、吴忠泽、施仲衡等老领导和老专家还代表科技日报社,向在国产化自主化15年来取得突出成就的有关企业和个人(两年来先后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分别颁发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追梦人”“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自主化经典案例”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国际化经典案例”纪念牌和证书。
会议由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刘亚东主持。参加会议的还有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施仲衡院士,科技部高新司武平处长,科技部战略院郭铁城副院长,北京交通大学余祖俊副校长,中国南车总裁助理苗永纯,和南车四方、南车株机、株洲所、铺镇、戚墅堰等企业的代表,以及中国铁科院机辆所、北京建管公司、重庆轨道集团、北京交控、天宜上佳和和利时集团等企业。他们就如何更好地推进轨道交通行业的自主化和国际化发展,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