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财经 > 新闻 > 国内经济 > 正文

字号:  

自贸区一年超保税区20年 可复制推广经验超36条

  • 发布时间:2014-09-22 14:32:34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孙毅蕾  责任编辑:王斌

    编者按: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将迎来一周岁生日,作为改革的高地,挂牌满一年的自贸区,为新一轮改革提供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在激发企业活力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而在引进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第一个解禁的海外游戏机产品之后……自贸区享受的一大批“第一个吃螃蟹”效应,又从哪些方面改变了普通百姓的生活?……为此,羊城晚报特推出上海自贸区周岁系列报道。

  自上海自贸区去年9月29日挂牌至今的一年里,中介小宋的生活半径发生了彻底改变。以帮助客户注册企业为主业的他,原本在上海市区各处跑,但最近一年来,他天天扎在上海自贸区里。就在上周,上海自贸区即将迎来挂牌一周年之际,李克强总理赴上海视察自贸区运营情况。小宋激动地与总理握了手,他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他觉得这就是他能享受到的自贸区效应的一部分。“若非上海自贸区,总理怎么会跟我握手呢?”

  对于更多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来说,自贸区效应更加深远。羊城晚报记者近期走访上海自贸区获悉,本月底,上海自贸区将集中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涉及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范围可能超出原来外界传说的36条。

  A 集聚效应:人气渐增

  “我们这个小团队,专心做自贸区企业注册的生意,现在每个月能做成十多单。”中介小宋说,如今每天活跃在自贸区的中介有十多家,每月做成的自贸区内生意总共四五十单。

  根据上海市工商局有关人士介绍,截至8月末,上海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数量超过1.2万家,超过原上海保税区20年的注册数量。其中外资企业约1612家,有90%通过备案方式设立,包括12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自贸区管委会在5个工作日内,就能完成境外投资备案手续。区内跨境人民币业务累计金额达到1760亿元,同比增长数倍。

  说起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年来最大的变化,小宋把“人气”排在第一位。一年前走在自贸区内马路上都见不到几个人,如今人来车往。“总理来视察,我还跟他握了手呢。”他激动地告诉羊城晚报记者。

  人气渐增中,上海自贸区迎来了第一批境外投资备案项目,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第一个解禁的海外游戏机产品……一大批“第一个吃螃蟹”的自贸区新型企业在这里诞生并投入运营。根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上海自贸区(企业)进出口货值达到50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其中,进口3700.4亿元,增长8.9%;出口1303.6亿元,增长10.1%。增速高于全国平均8.6个百分点,高于上海市平均4.6个百分点。

  B 示范效应:已有13个改革事项全国推广

  小宋告诉记者,其实,从今年春节后,3月开始,他的生意就没之前几个月好了。乍听上去,这是上海自贸区推进乏力的迹象,但是熟悉自贸区的人都知道,这恰恰是上海自贸区取得成效的表现。

  今年3月1日起,上海自贸区实行的企业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作为第一批向全国推广的经验,企业注册认缴制度大大方便了新企业注册效率,激发了市场活力。而在全国推广的稀释效应下,原本想在上海自贸区里注册的部分企业,出现了向外分流。

  “经过前期总结评估,目前自贸试验区已有13个改革事项在全国推广,4个改革事项在全市推广。”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透露。包括负面清单制度、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放开、工商登记先证后照改先照后证、企业年检改年报公示、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跨境人民币业务等等试点,都已先后在自贸区以外推广开来。2014版负面清单更是从190条减少到139条,长度缩短了26.8%。

  单海关方面就总结了不少经验。截至目前,上海海关已发布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区后报关”、“自行运输”、“集中汇总纳税”、“保税展示交易”等19项制度。根据改革进程,首批14项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创新制度从8月18日起,在长江经济带的5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复制推广;9月3日起,在全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复制推广;9月18日起,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外的地区复制推广。

  制度创新背后,还有一组数据不容忽视。通过制度改革和创新,上海自贸区内企业降低融资成本10%~20%,区内进口平均通关时间较区外节省40%以上……

  C 改革效应:倒逼政府职能深刻转变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上海自贸区促使“政府自身位置逐渐摆正”。比如,区内试点的“先照后证”,改变了过去各独立部门层层审核的模式,这种政府办事方式和效率最应复制推广。而负面清单制度的实行,在最近的一年中让“法无禁止即可行”的理念在全国集中进行了宣传,此后各地出现的权力清单,意味着上海自贸区的试点,正在倒逼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自由贸易区研究协调中心秘书长徐明棋指出,上海自贸区并不是简单的贸易自由化和开放,它承载着中国下一轮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中国经济对外开放全面试验的重任,推进改革开放措施所涉及的复杂因素比简单的贸易自由化要多得多。如果总结近一年的经验,上海自贸试验区已经取得的成绩主要是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

  目前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在构建以六个子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政府事中事后管理体制。它们分别是: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反垄断审查制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企业年检改成企业年度信息公布制度、建立政府间各部门信息共享平台和统一监管执法体系、社会力量参与综合监管(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参与监管)的制度。徐明棋认为,这一事中事后管理体系,如果能在上海自贸区试验成功并在全国推广,中央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国家战略就成功了一大半。

  D 总结展望:评估报告将解析下一步改革重点

  不过,由于没有税收优惠,对税收减免比较敏感的中小企业,仍然对上海自贸区的未来保持观望。多家企业主向记者表示,上海自贸区与新加坡、韩国及中国的香港台湾等地的自贸区和自由港相比,在税收和金融开放度上还存在差距。比如新加坡、韩国釜山、迪拜等地,不仅免所得税,甚至还有明确的补贴政策。

  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一周年之际,记者了解到,本月底,上海自贸区将召开周年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一年来自贸区运营的评估报告,并发布一年来积累的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清单。原上海自贸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戴海波透露,自贸区本次推出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可能不止36条,增加的内容集中在制度创新,主要涉及投资、贸易、金融、事中事后监管等领域。

  据上海商报此前报道,评估报告将重点解答三大要点,依次提示下一步开放重点。三大要点是:哪些项目“可复制、可推广”;哪些项目推行仍有难度;哪些项目能够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丁剑平分析,金融改革方面,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可能最先推开。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