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新闻 > 国内经济 > 正文

字号:  

人民日报:股市节后仍有上冲动能 政策提振信心

  • 发布时间:2014-09-08 08:32:46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周小苑  责任编辑:王斌

  

  

唐志顺作(人民图片)

  9月份的第一个交易周,A股市场迎来强悍的拉升态势,大盘在持续增量资金推动下收出六连阳,沪指和深指双双创出年内新高,持续呈现出价增量升的态势。股市的强势上涨超出市场此前预期,也使投资者情绪由观望转向乐观,对今年牛市的预期明显增强。随着政策利好预期对市场信心提振,节后股市强势格局仍有望继续。

  市场连现逼空行情

  A股市场在经历了8月下旬的调整后,从8月末开始发起新一轮上攻,并在中秋假期前以六连阳完美收官,稳站2300点关口之上,成交量也不断放大并保持高位运行。沪深300指数在9月份第一周上涨4.75%,创业板指数上涨4.59%,中小板指数上涨4.73%。

  股市持续上涨的表现,也吸引场外资金不断流入市场。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银证转账净变动增加额为2179亿元。单周净转入逾2000亿元,创出了该数据自2012年4月有统计以来的新高。此外,股票和基金的开户数也有大幅增长。据中登公司数据显示,自7月底以来,A股开户数已经连续5周保持在13万户以上的水平,最近3周则超过15万户。基金开户增长情况更为持续,周开户数已连续11周保持在10万户以上的水平。

  “虽然是夏末秋初的季节,但股市却给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感觉。”在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看来,如果说原本“金九银十”只是人们的一种期望,那么现在看来还真有实现的可能了。

  市场信心创出新高

  A股市场在9月份的突然爆发,其实是股市长期低迷后“人心思涨”的结果。“经历了持续6年弱市的沪深股市,当前已积聚了行情上扬的天时地利人和因素。”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一方面是中国证券市场一系列重大基础性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果正在逐渐显现,释放出巨大的红利;另一方面是下月将启动沪港通,国外的资金开始进入市场或守在香港伺机等待。随着沪深股市逐渐摆脱弱势,赚钱效应重现,增强投资股市的信心。

  在桂浩明看来,股市近期的上涨,市场一般认为是天量的新股申购资金释放,从而导致买盘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直接推升了股指,这种解释有一定客观性。但是一些深层次的因素更为值得关注:首先七八月份经济数据欠佳,使投资者对货币政策预调和微调,以及财政政策的微刺激,产生了一定预期;其次,证券市场众所期盼的相关改革在抓紧推进,可以说当前股市的强势,在很大程度上是改革题材深化的结果,这一点也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充分认同;最后,在央行定向降息等措施的引导下,近期市场利率确实出现了某种回落的势头。实际上就是变相提高了股市的估值水平,这是一个具有长期效用的利好,更加能够起到吸引外部资金进入股市的作用。

  反弹走势仍将持续

  事实上,大盘从8月底不到2200点的位置启动,迅速突破了2300点,成交也从沪深两市日均不足2000亿元一下子增加到了4000亿元,使得“牛市已来”的声音越来越多。

  “沪市已经站上了2326点,日K线出现六连阳,周K线则是涨幅约5%的长阳线。这种架势表明,市场现在确实已经转强。”桂浩明表示,尽管人们还是会担心大盘是否涨得太快,或者说这种带有轧空性质的行情,还能够维持多久。但至少从中线角度来说,上涨行情将继续演绎,这一点是可以基本确定的,后市挑战2400点乃至更高点位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从盘面运行的节奏来看,9月份后一段行情的震荡会有所加大,但上行趋势将得以保持。此间个股行情将高度活跃,对于认清大势,敢于积极操作的投资者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好好享受收获的季节。

  然而,对于牛市是否到来,桂浩明仍持谨慎态度。他认为,毕竟现在实体经济的运行并不理想,上市公司效益提高困难很大。仅靠无风险收益率的下降,显然不足以支持股市出现大幅度上涨。此外,股市的上涨还需要靠流动性支持和企业业绩改善,现在没有证据表明资金供应宽松,而企业效益也不理想,所以股市反弹是有条件的,很难说就是大牛市的节奏。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