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美元体系塌陷恐引发全球风险
- 发布时间:2015-01-20 00:31:21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王斌
全球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正趋于结束,这将改变整个全球资本格局。近一段时期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和国际金融市场开启了“高风险模式”,国际油价已跌至55美元/桶附近,较2014年6月高位跌48%。受此影响,欧佩克(OPEC)石油收入将锐减3160亿美元。国际油价长期维持低位,流入全球金融市场的欧佩克“石油美元”将大幅减少,同时也意味着全球流动性将因此降低。
由于全球大宗商品、贸易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美元、石油美元、商品美元“三足鼎立”,并由此形成了中心国(美国)——资源出口国(OPEC等国)——商品输出国(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大循环。可以说,石油美元是全球美元体系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庞大的石油美元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石油美元的流向看,石油美元的使用可以划分为两大渠道:经常项目渠道和资本项目渠道。前者是指石油出口国用获得的出口收入增加进口,支持国内消费和投资;后者是指石油出口国用获得的出口收入购买外国资产,或者通过中央银行增持国际储备的方式实现,或者通过国内的私人投资机构增持外国金融工具的方式实现。
近二十年来,高度发达的全球资本市场和投资工具的极大丰富使得石油出口国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投资于全球各类金融资产。自2009年以来,欧佩克国家的外汇储备暴涨了60%至1.3万亿美元。如果算上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大国,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2万亿美元。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规模则扩大了80%,至4万多亿美元。而当前,石油美元大幅缩水,OPEC加上俄罗斯、挪威、墨西哥、哈萨克斯坦和阿曼等国,产油国总体减少的石油收入会远大于3000亿美元。
事实上,过去十多年来,石油输出国和生产国的大量“石油美元”都流入到全球特别是新兴市场当中,石油美元的流入为全球金融系统提供了流动性,刺激了资产价格上涨。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流动性投资(如国债、企业债券和股票)的“石油美元”达到5000亿美元的高峰,石油美元投资占新兴经济体GDP总和的26%,相当于这些经济体发行外债规模的21%。
随着2014年以来国际油价暴跌、石油美元大幅缩水以及美元持续升值,全球资本流向新兴经济体减少。特别是一些石油出口国家正因为低油价而不得不从市场抽离流动性,以满足本国财政或者债务的需求,金融市场的整体流动性则因此减弱。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报告,预计新兴市场能源出口国今年在全球市场的净撤资额将高达80亿美元,这是18年来首次净撤资。新兴组合基金研究全球公司(EPFR Global)统计显示,自2014年9月中旬以来,全球投资者已经从新兴经济体的债券和股票基金市场撤出约65亿美元资金,而2014年以来从新兴市场流出的资金已达131亿美元,这无异于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抽血”。国际油价下跌引发的全球商品价格的波动,叠加石油美元大幅缩水引发的全球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将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双重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