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将拆违建600万㎡ 控人口腾退低端产业
- 发布时间:2015-07-02 07:48:00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李春晖
沙河镇七里渠,相关部门对违法建筑进行拆除。京华时报记者 徐晓帆 摄
188.9万常住人口中,100.6万是外来人口,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外来人口倒挂区”,昌平区可谓“压力山大”。2014年4月,昌平区向市委市政府立下“军令状”:到2015年底要把外来常住人口压减12%,摘掉“人口倒挂”的帽子。
一年半的期约将近,昌平区在过去的一年里都做了什么?那些外来人口聚居、低端产业遍布、环境秩序脏乱的“出租屋”、“工业大院”、“废品回收场站”今还安在?昌平区是否改变了过去的面貌?“腾笼换鸟”,新的产业是否在昌平扎根生长?
本周,北京市十六区县“走转改”走进昌平。
>>现场
拆5万平米市场六成土地用于绿化
6月29日上午,小雨淅沥,昌平区定泗路边东二旗市场拉起了警戒线。这个占地76亩,建筑面积超5万平方米的农贸市场正在启动第二次大规模拆除。两台铲车同时挥臂砸向市场内的一处简易房,只几下,墙面轰然倒塌,伴随着一股尘土,地面随之震颤。
在6月初的首次大规模拆除中,市场内一半以上的建筑已经化为瓦砾。北七家镇常务副镇长庄卫民介绍,东二旗市场位于东二旗村,形成于2002年前后,主要经营农产品、小建材和日杂等,总商户达300户。
十年前,东二旗市场的周边还是村庄、农地和一些小企业,如今,随着城镇化进程,东二旗市场周边的鲁疃、北七家、岭上三个村被纳入未来科技城,村民已搬迁上楼,而东二旗市场所在的东二旗村的拆迁也已接近尾声。
“7月底前,东二旗市场的拆迁工作将全部完成。”庄卫民说,土地回收后,依照规划,60%的土地将用于绿化。他透露,今年北七家镇拆违面积将达30万平方米,去年这个数字是63.5万平方米。
>>进度
今年继续拆违300万平方米
当日,沙河镇七里渠南村的出租大院7栋出租楼也被铲车推平。在这块200多亩的村集体建设用地上,10年内建起了30.4万平米的违建,聚居着1.6万外来流动人口。
沙河镇副镇长孙大宝介绍,15年前,出租大院所在地还是一片荒滩,直到七北路修通后,便利的交通带来了人流,村民们纷纷建房出租,七北路两侧逐渐生长成为一个人口密集的“城中村”。
伴随着拆违,300商户离开了东二旗市场,1.6万名租房客告别了七里渠南村的出租大院。
据介绍,2014年昌平区拆除各类违法建设315万平方米,接近过去三年的总和;2015年,拆违力度不减,计划拆除各类违法建设30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昌平区在已开展的9次全区性综合执法行动中,拆除违法建设80.92万平方米,最多的时候曾一日拆违10万平方米。
>>计划
将清退50家污染企业
低端产业退出是昌平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也是压减外来人口的重点。2014年,昌平区完成了50家低端工业企业退出,腾退面积约592亩,拨付退出资金6493.1359万元。根据计划,2015年昌平区还将清理整顿分布在7个镇街的工业大院24个;分布在15个镇街的工业污染企业50家,全部销账。
“今年,北京市政府给我们的任务是28家,我们自加压力,要完成50家工业污染企业的退出。”昌平区经信委副主任徐连江介绍,根据北京确定的12个工业污染行业,家具、铸造、化工、喷涂、印刷等均在此之列。徐连江表示,为了帮助这些污染企业顺利搬迁,昌平区财政今年安排了2个亿的专项资金支撑这50家污染企业的退出,这些资金将用于企业厂房及设备的评估、人员的补助等。
他表示,截至目前,昌平区今年已经退出污染企业27家,疏解人员274人。今年9月底前,50家污染企业将全部清退完毕,土地交由本地政府,统一规划使用。
另据了解,昌平区已出台全市首个“产业准入负面清单”。除了高污染的小造纸、小化工、家具喷漆等低端产业在清单中被严格禁止外,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型餐饮、小型住宿服务业也被纳入限制调整范围。
昌平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不适宜产业调解疏散后,腾出的空间将主要用于发展与昌平功能定位相适宜的新兴产业。目前,昌平有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生命科学园、未来科技城、北京科技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已经聚集了一批重点企业,今后将利用腾退空间,引进更多技术水平高、投资强度大、带动能力强的高端企业,实现产业内企业的上下游联动,提高区域的创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