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新闻 > 地方经济 > 正文

字号:  

党报谈东北振兴:部分国企守着金饭碗没饭吃

  • 发布时间:2015-02-16 07:31:11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谢凌宇

  共和国版图上,东北三省举足轻重——

  作为中国工业原料和装备的高地,它以独有的优势支撑和引领着中国工业化进程。

  2014年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大幅回落,引发广泛关注,有人甚至以“断崖式下滑”来形容。

  东北经济怎么看,东北振兴怎么办?

  解析“新东北现象”这个样本,实际上就是回答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而实现新发展、新跨越。

  东北经济是否进入寒冬?

  数九严冬,东北大地滴水成冰。

  大连湾,零下20摄氏度。上百名工人齐声喊着号子,为一座名为“西方巨人”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进行最后的组装。

  天气的冷对东北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经济的冷却让他们不免忧心忡忡。

  “我们正在吃老本。”迎着刺骨寒风,站在码头上的大船重工副总经理殷学林对记者说,“从去年到现在,我们只接到一个新订单。”

  感到寒意的,岂止大船重工?在这个冬天,东北的煤城、钢城、油城,感受同样强烈。

  我们北上吉林、黑龙江。

  吉林石化生产艰难,亏损严重,成品油堵库。

  龙煤集团,这家拥有24万职工的大型企业,11年前曾以拯救者身份重组了“四大煤城”,如今却成了被拯救者——去年亏损约50亿元,靠地方政府“输血”度日。

  大庆油田,一直创造着共和国自力更生的辉煌和传奇,从今年起每年减产150万吨原油。黑龙江将因此减少60亿元的税收。

  翻开东北三省的账簿:2014年,辽宁、吉林、黑龙江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降为5.8%、6.5%、5.6%。

  这里虽有主动挤水分的因素,但经济热度不足也是不争的事实。

  难道东北经济,真如这寒冷的天气一般?

  沈阳市铁西区。“1000000”,一座晶莹剔透的数字冰雕,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是华晨宝马公司庆祝第100万辆宝马车下线的创意之举。

  2014年,华晨宝马产值突破1000亿元,产量近29万辆,增长34%。

  华晨宝马“一马当先”。米其林、普利司通等数十家企业随之而来,在铁西形成了“群马奔腾”的产业集群,每年产值数百亿元。

  冷还是暖,宝马有自己的预判:

  它们在铁西的投资不仅是整车,还有最新型的发动机、研发中心……在上轮合资合同到期的前几年,宝马就主动提出将合约延续至2028年……

  在东北采访,记者注意到,虽然一些传统产业举步维艰,但高新技术引领的后起之秀却长袖善舞。

  室温20摄氏度,与室外温差近40摄氏度——大连金普新区,我们乘坐电梯,下到一个深19米、面积1.5万平方米的地下车间。这是光洋科技的地下机床王国。一排排机床代表着世界先进技术,都源于他们的科技创新。

  “这里一年365天温暖如春,温差不超过1摄氏度。湿度、温度、震动的些微变化,都会影响到机床生产的精度。”董事长于德海向记者解释道。

  就在这座地下工厂,于德海团队研发的五轴联动机床,打入了机床鼻祖德国的市场,令西门子、发那科等国际巨头侧目。

  就在一些企业发愁产品过剩时,于德海也在“发愁”,不过愁的是订单太多,产能太小。他告诉我们,公司正在筹建一座24万平方米新的地下车间。

  “一汽独大”的长春市,科技型“小巨人”企业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经济发展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批拥有知识产权、市场应变能力强的创新型企业在茁壮成长,对这个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形成多点支撑。

  这就是新常态下之东北。凡是产品单一或居于产业低端的企业,出现了经营困难;凡是产品结构优化,技术领先的企业,都保持着旺盛势头。

  虽然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全国“垫底”,但是就业、物价、收入稳定。辽宁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7%和8.6%,吉林分别增长8.8%和10.2%,黑龙江则增长8.4%和11.6%。居民收入跑赢经济增长速度,这是多年少有的。

  比较东北三省的“三驾马车”,消费的“马车”拉力强劲,增长均在10%以上。

  地处大连的全国最大零售百货商大商集团,去年在全国新开60万平方米百货商场,销售收入突破1700亿元,增长15.7%。大商集团副总裁鹿璐说,东北的门店占到六成以上,效益不仅没有下滑还在增长。

  临近春节,东北各大商场熙熙攘攘,红红火火。家住沈阳铁西区滑翔六小区的老工人田素民说:“都在嚷嚷‘东北告急’,你看我们‘急’吗?”

  在大连市甘井子区,秀山路13号楼是30年前的老楼了,刚刚新加了7厘米厚的保温层。老楼穿新衣,暖和又漂亮。

  傍晚时分,51岁的董广兰把我们领进了家,一股暖意扑面而来。“以前冬天,屋里都上霜,铺上电褥子才敢睡觉;现在穿着秋衣秋裤都不觉得冷。”

  大连市“暖房子工程”,投入24亿元,为600万平方米老房子穿上冬衣,惠及6万多户家庭。

  冷中有热,降中有升,忧中有喜。东北经济,就像太阳下的多棱镜,有光有影,复杂多面。

  有人担心,东北当前遇到的问题,会不会是“轮回式”的下滑,重现上世纪90年代的“东北现象”?

  “不会!”沈阳市铁西区委书记阎秉哲斩钉截铁地说,“那时,职工下岗,大家没饭吃,真是一筹莫展;今天我们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了。”

  这就是东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这就是中国——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又孕育着转型升级的无限希望。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东北振兴还有哪些问题有待破解?

  外部性问题、暂时性困难、周期性调整,这些是东北经济当前“遇冷”的全部原因所在吗?

  10多年前,上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启幕时,在辽宁省政府研究室工作的韩东太,参与了向国务院报送材料的起草。

  10多年后,已到省服务业委员会工作的韩东太发现,政府在剖析当前问题时,仍是“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等深层次问题”。

  “10多年过去了,我们究竟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他的发问引人深思。

  毫无疑问,东北振兴十年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得到解决,尤其是一些深层次矛盾。

  解答这一问题,不妨借用“加减乘除”这一四则运算,来分析东北振兴的变与不变。

  ——加法。从2003年到2012年的10年间,东北三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速达12.7%;城乡居民收入也大幅度提升。但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一枝独秀,对经济贡献率超过60%。财税来源中,房地产一业独大,在许多地区占比达到四成多。

  ——减法。一些本该淘汰、限制和转型的落后产能,投资规模不降反升。如钢铁、水泥、造船等扩张迅速。有的省水泥过剩产能最高时达到45%。

  ——乘法。从投资拉动转变为创新驱动,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乘数效应。然而实际上,东北工业“一柱擎天”和结构单一的“二人转”状况没得到根本改变,传统产业和产品仍占大头,“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结构调整和升级转型仍在爬坡过坎。

  ——除法。从管制到服务,政府简政放权会对提高市场效率产生除数效应。但由于行政体制改革没有完全到位,对经济工作“管、把、看”的老问题没有根本去除,导致全社会市场化程度不高,民营经济大多忙于“搞配套”和“跑龙套”,营商环境仍是短板。

  “东北振兴十年,总体上‘加法’做得多,减法、乘法和除法,相对做得不够,有待补课。”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直言不讳地指出。

  十年来“加减乘除”的多与少,直接体现在当前微观层面的好与坏。

  沈阳铁西区,我们走进沈阳机床集团的车间。

  这是一家“一五”时期崛起的大型国企,它生产的车床C620—1,曾用作1960年版2元人民币的图案。

  车间电子屏幕上,一幅销售曲线图诉说着十年振兴的业绩:

  2002年1.5万台、2004年5万台、2011年10.5万台……短短9年,沈阳机床集团从世界排名第三十六位,飙升到世界第一。但2012年,机床行业需求萎缩,他们生产的“大路货”滞销。2013年,利润首次出现负值。如果没有它的高端智能机床I5上市打出一片天地,沈阳机床的日子会更难过。

  不少企业,市场红火时忙着扩产能、赚快钱,顾不上转型升级;一旦需求萎缩,扩张的产能顿成累赘。

  不少企业,仍处于“高端产业中的低端”,用外国的生产线和零部件,干组装加工的活儿,挣微薄的利润。

  东北一家民用飞机公司,承担大型客机机翼制造项目,是波音、空客等公司的重要合作商。

  公司负责人坦承,“我们干的活相当于一架飞机工程量的1/3,但利润只有1/10。”

  在另一家大型国企的车间里,我们看到的是清一色的外国设备。企业老总说,也曾买过一台国产机床,但精度不够,只能用来干些粗活……

  生产工业母机的地方,不用自己的机床;在共和国装备制造业基地,一些关键设备仍依赖进口。这是为什么?

  是技术的差距,更有体制的弊病。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东北的科研成果常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东北是科研院所云集之地,仅中科院在辽宁就有6个研究所,但成果在当地的转化率一直偏低。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主持的“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项技术早在2011年就在省外实现商业化运营,在辽宁却迟迟未能落地。

  “为什么守着金饭碗却没饭吃?”

  “一些国企缺乏创新激励机制,决策慢,常常要几个月才能拍板;南方不少企业却主动上门找技术,当场拍板购买,有的甚至成果没出来就先付定金买断……”一位科研所负责人说。

  这还不够发人深省,令人警醒吗?

  “东北经济的下滑之势,表面看是外部需求不足,投资拉动减弱所致,实质是没有根本解决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的集中爆发。”这是我们在调研中,政府部门负责人、企业家和专家的一致看法。

  做大蛋糕,解决了当时最突出的“吃饭”问题,这是上一轮东北振兴的最大成果;做精蛋糕,力求“吃好”,这是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根本出路。

  显而易见,东北面临的这一轮冲击,是对体制机制和结构性问题的直接冲击。如果说,上一次转不过去、调不过来,还能活得下去,那么,这次不转、不调,就不是活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能否活得下去的问题。

  “生存,或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式的发问,对今天的东北经济同样适用。

  辽宁省委书记王珉说,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与横亘眼前的体制、结构障碍进行决战——这是当今东北人无法回避的历史命题。

东北振兴 详细

涨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1 东软集团 15.94 10.01%
2 惠天热电 4.41 9.97%
3 万向德农 11.65 7.27%
4 哈高科 6.74 4.98%
5 北大荒 11.56 4.5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1 *ST东电 3.16 -5.11%
2 商业城 9.64 -3.98%
3 梦网集团 10.88 -3.03%
4 长春高新 178.38 -2.83%
5 金圆股份 15.14 -2.51%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