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呼唤“大商贸”
- 发布时间:2014-11-26 04:59:44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王斌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思路已经酝酿20多年,直到今年年初,中央成立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各项工作得以全面展开。在近日举办的石家庄商贸高峰论坛上,有关人士表示,京津冀一体化,首先要打破区域封锁,把京津冀地区建成一个统一的大商贸,全力构成大商贸、大物流、大市场的格局
今年9月,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协同发展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工作方案;随后,北京、天津、河北商务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并签署了“关于落实京津冀共同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合作框架协议商务行动方案”,下半年京津冀商贸合作终于有了实质性的发展。
中国市场学会批发委员会副秘书长许鹏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京津冀地区在商贸物流领域加强合作有必要性和迫切性,“如果说过去物质短缺,北京对商贸批发业态持欢迎态度,随着城市扩大、人口增多,现在这种业态反而给北京城市交通和管理带来了负担。高投入、低产出、低税收、高管理的批发物流产业属于低端业态,与北京作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定位不符”。
北京西城区有关负责人曾表示,“动批”的管理成本很高,在西城区财政收入中占比却不多,大型批发市场的迁出势在必行。目前北京西城区和丰台区已经先后和河北廊坊、保定签订了框架协议。河北、天津对于承接北京商贸流通产业都很积极,但许鹏飞认为,政府调控还需加大力度,北京当年招商的时候给予了商家优惠,现在外迁是否也有类似措施?市场迁出以后,承接地政府也需要拿出相应政策来配合,给观望和犹豫的商家以信心。
目前,位于保定白沟的大红门国际服装城一期已经开业,总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首批入驻浙商及大红门地区散户商家达600户。据了解,北京外迁入驻的商户,可免5年租金,每年只收取1000元/平方米的物业费。除保留“大红门”品牌的基本元素外,服装城在称谓设计、功能布局、服务配套、品牌发展等与原有经营模式一脉相承,以搭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运营平台,实现大红门—白沟产业疏解转移的顺利衔接。而天津西青区为了吸引北京外迁商户也推出了税收、工商、子女入学、社保医保、专项资金扶持等多项优惠政策。
华北的商贸集聚地过去比较分散,比如白沟以箱包为主、北京以服装为主,过去自然形成的市场比较合理,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出台,这种格局即将被打破。许鹏飞表示,河北及其周边省份,如山西、内蒙古等总人口达到了1.2亿。如此庞大的需求,完全可以在河北构建一个类似义乌的商贸物流港。“北方有很多轻工业生产加工中心,比如保定清河羊绒加工、高阳的毛巾加工、白沟的箱包加工、容城的服装加工……这些加工基地的规模都非常大,过去货品销往全国各地,但是远距离的投送会增加物流成本,不如在本地诞生规模更大、更具辐射效应的商贸物流港。”许鹏飞表示,考虑到交通、历史变革、政府政策、投资者判断、消费市场等因素,在河北产生特大型商贸物流集散基地是合理,也是必要的。
不过,这并不是说在天津就不能承接北京的商贸产业,许鹏飞认为,不排除在西青区等地出现局部性的商贸物流采购交易平台,满足本地的消费,辐射周边20至50公里的范围。“天津的批发业态也在转型和外迁,西青区可以和大胡同小商品市场作横向的联系和交流,帮助天津市政府把城里的市场有序地转移到城郊,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建成区域性的平台。”许鹏飞建议。
京津冀协同,贵在重新定位和设计城市功能,随着商贸物流产业的转移,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聚集或将为河北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可能。当下,规划占地15742亩,总建筑面积2600万平方米的石家庄国际贸易城正在规划建设中,被认为是石家庄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的转型之举。对于三地之间的贸易互惠和可能出现的矛盾,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黄鹏章认为,不管商贸布局如何变化,都应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发展,事前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才能避免出现“多城一面”、“有城无人”的局面。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