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5日 星期六

财经 > 新闻 > 财经评论 > 正文

字号:  

市场最终走向取决于信心

  • 发布时间:2015-07-09 14:41:4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斌

  6月以来,我国A股市场剧烈震荡。从“跑步入市”到“一片惨绿”,短短不过二十余日,不少投资者的账面财富已是大幅缩水。今天,沪深两市仍双双低开,沪指收跌近6%,逼近3500点,两市近千股跌停。

  连续大跌后,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真伪难辨的传言,有说境外资本“做空中国”的,有说稳市已经失败的,甚至出现了一定的恐慌情绪。

  越是在这样的时间点上,越应该冷静。中国经济形势到底怎样?为何会连续大跌?稳市政策真的没用了吗?厘清了这些问题,才不会乱了方寸。

  中国经济基本面如何?

  股市怎么走?短期内很难有准确的判断,因为影响它的因素太多。但就其长远走势而言,还是要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以前段时间波澜壮阔的上涨为例,一个普遍接受的投资逻辑就在于看好中国深化改革带来的经济转型升级,以及随之而来的企业利润上升。另一个托起牛市的逻辑则是资金面是宽松的,随着居民投资集中转向资本市场,股市自然水涨船高。

  那么,现在这两个支撑因素变了吗?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一季度GDP增长7%,仍处于合理区间。素有经济运行“晴雨表”之称的用电量在5月份同比增长5.3%,折射出经济向好的趋势。另外,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前5个月网络零售增长38.5%,5月当月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8倍和1.3倍。可见,当前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的势头没有变,改革开放红利继续释放的趋势也没有改变。

  另外,从市场流动性来看,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充裕,社会融资结构有所改善,总体充裕的基本面也没有变。

  对中国资本市场下一步的发展,李克强在7月2日举行的中法工商峰会上也给出了回应,表示要“培育公开透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不断巩固中国经济向好基础。”

  股市为何会大幅下挫?

  既然支撑此前上涨的基本因素没变,中国仍处于向好的长期发展通道。那么,当前股市的大跌和恐惧从何而来,该如何解释?

  1.过快上涨之后出现回调

  7月5日,《经济日报》刊发署名“叶瓣”的评论文章称,从以往经验来看,股市大涨之后容易出现快速回调,这种现象并非第一次出现。这种观点,也有历史数据的支撑。比如,上周的5个交易日内,沪指共跌去12%,而历史上沪指单周跌幅超过12%的多达11次。

  面对这些波动和震荡,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更需要的应该是调整心理预期,而不是恐慌;是耐心的投资而不是惊魂未定的投机。否则,极易陷入“追涨杀跌”的误区,产生不理智、不理性的投资行为。

  2.降杠杆的影响

  市场分析认为,本轮牛市与以往的不同点之一就是杠杆交易。在分析大跌原因时,新华网就称,“回顾今年以来的市场走势,不难看出,近期的快速下跌既有前期快速上涨的因素,也有降杠杆的影响。资本市场是一个生态系统,有其自身运行规律。可以说,恐慌性杀跌和非理性追涨,一样都是危险的。”

  由于前期A股沉淀的杠杆较为普遍,因此,平仓机制和监管层近期对杠杆的规范对市场造成的影响也不容低估。

  3.信心受挫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们的信心受挫以及出现的恐慌情绪。

  回头来看,当上证指数从2000多点一路狂飙至5000多点时,民众的预期已经被完全点燃,入市甚至成了一个不需要用大脑思考的决定。

  但随着各大指数的持续下跌,尤其是在稳市政策频出但仍“跌跌不休”的现实下,人们的耐心和信心似乎一下子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恐慌性杀跌。就这样,信心成了中国股市当前最稀缺的资源。

  稳市政策真的没用吗?

  除了近期的股市大跌,监管层一波接一波的利好举措也令人印象深刻。但股市并没有如某些人预期的出现大涨,甚至还出现了明显的下跌。于是就有人发出“救市”无用论,觉得不用再对稳市政策抱希望了,没用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稳市并不是为了带来股市的暴涨,而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这个市场陷入恶性循环。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人民银行运用降息降准、连续逆回购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促进市场流动性保持在合理水平;证监会及相关机构密集打出的“组合拳”;证券金融公司大幅增资扩股等等,这些无疑都对股市的稳定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但正如有评论认为的,各种利好释放通常需要一定的过程,效果往往也不会立竿见影。

  另外,不可否认的是,一波接一波的稳市举措所释放的,是各方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决心,是为了提振市场信心。在这个意义上,股市的最终走向,仍取决于我们对国家的信心和对自己的信心。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