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何走不出能源依赖症
- 发布时间:2014-12-25 10:41: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斌
“成也罢、败也罢,一切只因能源!”在又一次进入因油价大跌而导致的经济困境之后,俄罗斯人已经意识到,能源既可以支撑起成为国家富强的大业,也能变成民族复兴的拖累。悖论的是,俄罗斯人并非直到现在才明白这一颠扑不破的道理:受制于历史流毒、改革动力不足,又贪图能源价格高涨的一时安逸,能源业一家独大的畸形经济结构从前苏联时代一直遗留至今。对于誓言国家复兴的俄罗斯领导人来说,现在已经没有退路,是时候动真格的了!
历史:前苏联经济结构畸形延续至今
在过去4个月间,国际原油价格从每桶110多美元降至50多美元,导致俄罗斯股市、汇市、债市普遍重挫。尤其是卢布汇率,在今年内已经贬值了50%,进一步推高了国内已经高位运行的物价。目前俄罗斯通胀率高达9.1%,俄央行预计明年初可能达到两位数。
俄罗斯政府已经全面开火拯救卢布以及该国经济,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月18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普京再次强调,“显然,造成现状的主因是外部因素,主要是原油和天然气价格。”“但需要指出,我们没有完成经济多元化计划。”
这不是第一次,俄罗斯领导人已经多次强调要调整经济结构了。早在前苏联解体前后,曾任前苏联高官、现任哈萨克斯坦总统的纳扎尔巴耶夫就意识到过度依赖能源出口所隐含的风险。在被叶利钦推上权力顶峰后,普京也多次强调要加快经济转型。这种呼声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也曾出现。
那么,为什么俄罗斯难走出能源依赖症呢?
商务部研究院欧洲研究部副主任刘华芹认为,俄罗斯对能源结构的高度依赖是从前苏联时期到现在一以贯之的。在独立之前,经互会统筹着前苏联和东欧诸国的生产力分配,跟乌克兰等不同,目前的俄罗斯境内主要是负责能源出口。前苏联解体后,经互会也解散了,导致俄罗斯在能源业之外的其他产业上生产力严重不足,这种畸形的产业结构一直延续到现在。
能源依赖症又称荷兰病,指一国的某一初级产品部门异常繁荣而导致其他部门衰落的现象。上世纪北海石油发现后,现代化的荷兰经济结构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倒退苗头。目前,被公认不同程度患上荷兰病的包括巴西、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内因:坚持能源外交 政治动力不足
“对于一个大国来说,经济转型是非常艰难的事情,一般都是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进行经济转型,此时已经难度非常大了。尤其对于俄罗斯来说,有着丰富的资源禀赋,很难放弃其资源优势”,刘华芹说。
专家认为,俄罗斯多年来走不出能源依赖症的一大原因在于,能源对政府的政治意义非常强大,导致政府并不愿冒险削弱能源行业。
《俄罗斯2020年前能源战略》写道,俄罗斯拥有巨大的能源储量和实力强大的燃料动力综合体,这是俄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行内外政策的工具。一个国家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该国的地缘政治影响力。
“俄罗斯政府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通过能源国有化政策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收入,同时重视利用能源作为政治武器开展能源外交,这就使得能源对俄政府非常重要;但另一方面,俄罗斯领导人又呼吁调整经济结构,降低对能源的依赖,某种程度上这是个悖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孙薇说。
外因:能源市场一度繁荣迟滞改革
刘华芹强调,普京任内的一大贡献在于建立了政府稳定基金。这一基金成立于2003年,其后因石油市场的繁荣而迅速壮大,规模达数千亿美元,用于为保障社会平稳托底以及在经济状况恶化时实施紧急救助。
但另一方面,能源市场的繁荣也增加了能源改革的惰性。
“2003年伊拉克战争之后国际能源价格开始上涨,其后多年之内由于能源业利润丰厚,俄罗斯该行业等于搭了顺风车,尤其是原油价格的上涨导致企业不愿在深加工上继续增加投入,而是直接出口原油,导致创新能力发展不足”,孙薇说。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能源市场经历了多年的繁荣局面,普京借此将俄罗斯重新带回世界大国行列;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能源价格一落千丈,但由于中国等新兴市场的逆势增长,石油需求旺盛,油价不久之后触底回升,客观上也推动了能源出口国的经济复苏。
根源:市场发育不足 企业不愿投资创新
俄罗斯政府此前曾出台多部文件、规划要求推动经济转型,其中的代表是2003年出台的《俄罗斯2020年前能源战略》以及2009年制定的《俄罗斯2030年前能源战略》。
孙薇认为,俄罗斯领导人多次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兴建了一些科技园区,在资本市场上也试了不少改革,但由于经费不足、人才流失等原因,政策效果并不理想。如果要转变能源业一家独大的局面,还需要更高的投入。
刘华芹认为,俄罗斯多年来在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开放上进展缓慢,导致市场发育不足,能源大佬在盈利之后往往不在国内投资于科技创新,而是选择去投资移民。毕竟,发展创新型经济是需要有机制保障的,是需要机制体制来鼓励创新的。而普京2012年担任总统后政府班底缺少经济学家,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普京在成为俄罗斯领导人后认为能源是经济支柱,必须掌握在国家手里,因而实行了国有化政策,但后来也发现这一政策是有弊病的。在2007-2008年,俄罗斯政府提出了不少改革政策,比如非国有化,但很快赶上了国际金融危机,民间资本力量受到重创,私有化战略其实是破产了”,刘华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