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
- 发布时间:2014-12-11 01:31:09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王斌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两千多年前,随着张骞出使西域,逐渐形成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这条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1月底,“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清真科技产业研讨会”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甘肃省兰州市举办,中共中央党校经济教研部教授胡希宁在研讨会上表示:“如何将‘一带一路’的建设转化为实在的经济增长,还需要出台更多操作性更强的政策细则。”
新丝路上的机遇与挑战
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曾指出:沉寂1200多年的丝绸之路被重新开启,重塑这条与我国的城镇化推进、西部大开发、发展外贸电商等战略高度吻合的“丝绸之路”的路线日渐清晰。而无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联系着太平洋,都是我国环太平洋能源、交通、进出口等经贸合作至关重要的环节。
古代丝绸之路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古老的商业贸易路线因运输的流畅成就了经济、政治、文化的流转与交融。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即明确指出:西部地区要结合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打造物流通道,改善区域物流条件,积极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农产品、矿产品等大宗商品物流产业。东北地区要加快构建东北亚沿边物流带,形成面向俄罗斯、连接东北亚及欧洲的物流大通道,重点推进制造业物流和粮食等大宗资源型商品物流发展。
在胡希宁看来,利好政策相继出台为丝绸之路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构建亚太自贸区,特别是中韩自贸区、中澳自贸区等商谈的成果,可以对抗美国推动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协定)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占据国际贸易的话语权。”他说。
对此,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刘劲松此前也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符合时代潮流,亚洲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是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的中坚力量。如何巩固和平发展,进一步凝聚亚洲国家的共识和力量,增强“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实现和谐亚洲是亚洲国家的共同课题。
相关各国对这一宏伟倡议反响强烈。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说,“中国梦”的实现将给其邻国、欧亚地区乃至全世界都带来新的机遇。
面对机遇,一些国家也看到了其中的挑战。俄罗斯《独立报》文章认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绝对是规模更宏伟的中国梦战略的合理延伸,但构想不会一蹴而就,这是一个长期的战略。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王锁劳对此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也存在一定的挑战,“挖掘和扶植具有合作潜力的地区优势企业是一条可行的路”。
构建新丝路需要开放新思路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媒体表示,“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呈现出中国2.0版对外开放的新棋局。目前中国正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在此背景下,中国需要从利用全球化向主导全球化过渡。“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不仅明确了中国在这一过程中的定位,而且为中国取得这种主动性地位提供了条件。
对此,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刘乃亚认为,我国需要主动加强研究:“首先当然是明确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总体目标;但与此同时,还要从产业发展、货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层面出台具体的政策和指导方针,并剖析节点城市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另外,还需重视非经济因素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当然,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的支撑,丝绸之路经济带伟大战略就难以落在实处。在打造和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实体经济产业支撑中,必须以空间区位优势为原则,以沿途区域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天然纽带和市场需求为定位,以创新驱动与可持续发展为标准,才能占得先机,成为紧抓国家战略发展的先行者。”胡希宁说。
据了解,新疆发改委牵头,初步提出新丝绸之路规划草稿,明确提出把新疆打造成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及战略基地的目标。乌鲁木齐也正在研究和规划“中国亚欧经济合作试验区”的建设,为设立亚欧经贸合作实验区做好准备工作,以探索实行特殊体制和特殊机制,并逐步落实涉农补贴、推进外贸增长等新疆扶持政策。
刚刚结束的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中国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此基金为开放基金,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均可积极参。届时,基金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评价丝路基金“通过互联互通为大家的发展创造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提供更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目前,对丝绸之路问题的探讨还停留在起步阶段,没有深入的理论体系,需要创新理论研究方法与思路。”刘乃亚说。
沿途区域特色产业 “一路一带”上的守门人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海、陆、航三条线路上,几乎覆盖了所有的伊斯兰世界,大约50多个国家。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这十几亿人口来说,有特殊的清真饮食的需求,必然需要有与其配套的生物产业产品。”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看来,发展‘一带一路’沿途区域特色产业非常符合新丝绸之路“先天的禀赋与天然的优势”,一定会促进当地经济和科技的极大发展,而这些特色产业则有望成为“一路一带”上的守门人。
据他介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发展。“2009年6月,国家出台《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个政策》;2010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生物产业是加快培育发展的7个产业之一。”李连达说,“2012年12月29日,国务院在发布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到,到2015年,我国生物产业要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能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到2020年,生物产业要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些都为‘一带一路’的沿途区域特色生物产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他同时表示,尽管“一带一路”沿途大部分区域和国家的经济水平近年来都有长足的发展,但是科技实力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很多高科技附加值产品主要依靠进口,这也意味着这里是有潜力的新兴市场。我希望中国的生物产业借助近些年来的迅猛发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大有作为。”
对此,甘肃省副省长郝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清真科技产业研讨会”召开前与会专家举行座谈会时表示:“甘肃省也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而丝绸之路经济带走出去将面对很多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国家。目前我国清真产业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仍没有做大做强,原因与科技水平发展阶段有关。”
“因此,构建清真科技产业的全链条,打清真科技产业之牌,来兴丝绸之路经济带,意义非常重大。”郝远说。
“一带一路”概念持续升温,按照倡议和规划,“中国梦”可以和周边乃至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发展繁荣的梦想相通,“中国梦”和“世界梦”正在新丝绸之路上接轨和交融。如何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寻求同各方利益的会合点,通过务实合作促进合作共赢,有关人士预测,届时涉及民生领域的诸多重大政策可能将在明年破冰。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