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迫在眉睫
- 发布时间:2014-11-25 07:58: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王斌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10条措施,进一步有针对性地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其中,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民营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鼓励互联网金融等更好向小微和“三农”提供规范服务、完善信用体系等备受关注。
“近年来,提高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结构中的占比一直是努力的方向,但在传统经济增长模式下,目前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中仍然处于核心地位。”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到来以及金融市场化改革加速,加快融资结构转变,构建多层次融资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显得尤为急迫和必要。
发展直接融资箭在弦上
今年以来,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明显上升。中国人民银行相关统计显示,今年前3季度,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9.8%,比上年同期高出7.7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直接融资的发展有待提速。今年前三季度,债券和股票融资虽然双双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合计达2.12万亿元,但同比增长仅4.4%。
“现阶段,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是可以采取的最主要直接融资手段。”民生证券宏观分析师李奇霖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两个方向,一是抓紧出台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取消股票发行的持续盈利条件,降低小微和创新型企业上市门槛;二是简化小微、“三农”金融债等发行程序,意在为企业开拓更多融资渠道。
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也日益成为一个突破口。相比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融资更为开放,为小本经营或初创企业提供了一条新的融资途径。“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建立资本市场小额再融资快速机制,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对一直处于法律边缘的股权众筹迎来利好,股权众筹或将成为一种新趋势。”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表示。
业内人士指出,长远来看,发展直接融资还有三方面工作需要改进:一是完善相关法律,加强对融资企业的监管和对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二是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确保政策落到实处;三是加快征信制度建设,使更多企业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等手段直接融资。
增加金融供给主体
经济主体复杂多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千变万化。温彬认为,多年来,出于对金融风险的审慎考虑,金融改革相对滞后,形成了金融供给的同质化与实体经济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导致“融资难、融资贵”,特别是“三农”、小微企业等领域的融资问题尤其突出,成为制约经济结构转型的瓶颈之一。
金融供给“弹性”不足,金融机构层次不够丰富,也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可获得性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大力发展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不仅可以从总量上增加金融供给,而且还可以完善和优化金融结构,特别是对普惠金融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截至目前,中国银监会已正式批准5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对刚刚获批执照的5家民营银行来说,未来经营并非坦途,需要有清晰的战略定位和商业模式、高效的风险管理能力,否则很容易在利率市场化的大潮下被淘汰。”温彬认为,这也要求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防范民营银行扩围后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与此同时,包括P2P、众筹等在内的互联网融资如火如荼,在满足小微群体金融需求方面发挥了一定利好作用。业内人士认为,民营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一方面可以促进银行间的充分竞争,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带来非理性竞争,比如降低风险防控标准甚至违规操作等。为此,业内专家建议,在有序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引导其在规范中健康发展。
征信建设任重道远
小微企业金融资源可获得性不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信用体系不够完善。信用缺失和信用不透明直接推升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阻碍了其发展壮大。为此,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完善信用体系,提高小微企业信用透明度,使信用好、有前景的企业“钱途”广阔。
“近些年来,在借鉴外国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已建立起针对个人消费信贷市场的个人征信体系,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和效果。”周景彤表示,由于我国相关政策法规与制度建设依然不健全,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目前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尤其是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还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空间还相当广阔。
据了解,去年12月,央行发布《征信机构管理办法》,并开始相继接受北京和上海地区企业征信机构备案和个人征信机构申请,目前首批企业征信牌照已经发放。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信用消费持续增长和互联网产业爆发式增长,征信行业的发展不可估量。(经济日报记者 钱箐旎)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