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财经 > 新闻 > 财经评论 > 正文

字号:  

财经观察:中国结构转型与改善民生良性互动

  • 发布时间:2014-11-15 10:36:39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曹慧敏

  近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保尔森基金会将2014年“可持续发展规划项目奖” 授予深圳国际低碳城项目,以表彰这一既能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又具有可推广性的创新项目。

  从2012年启动到现在,原来产业低端、布局散乱的深圳东北部坪地街道旧貌换新颜,成为“集约、绿色、节能、低碳”的新型城镇化样本,普通民众也从青山绿水、低碳建筑和高端产业集群中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益处。

  深圳是中国低碳和碳排放交易试点城市之一,深圳低碳城也仅是中国政府推行的众多改革试点项目中的一个。这样的有益探索为其他城市和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模板,从中也可折射出中国政府促改革背后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切改革归根结底都是为了人民,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国家主席习近平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掷地有声,道出了中国改革最终的落脚点和发展目标。他表示,中国正在建设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系。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已是共识。与此同时,与基本民生相关的指标并未受到经济换挡降速的影响,居民收入增速加快,就业稳定。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82万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6.9%和9.7%。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陆瑞安发出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是就业,不是产出”的感叹。他认为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对经济增速放缓采取了包容态度,劳动力市场在经济放缓中仍然表现不俗。

  这与政府实施的优化经济结构和提质增效的举措分不开。步入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以来,中国政府在教育、医疗、生态环境、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从加速棚户区改造到户籍新政,从打贪反腐到国企薪酬改革,从财税改革到促进教育公平,种种措施都瞄准“民生”这一靶心,旨在让民众更好更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今年早些时候,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14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意见》指出,要紧紧抓住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中的难题,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优先推出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有直接效果的改革举措。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改善民生是全面深化改革最根本的价值导向,也必将与经济发展形成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良性循环。

  持续改善民生有利于挖掘内需潜力。当前,中国民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正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商品和服务消费均呈现高端化发展趋势,住房、汽车、旅游、健康等方面的新消费点不断涌现,不仅为拉动内需奠定基础,也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注入新动力。

  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质量更好,结构更优,增长动力也更为多元。

  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5%,超过了投资;服务业增加值占比46.7%,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分别为12.3%和11.1%,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

  德国《世界报》评论说,中国转型的初步成效已越发明显:服务业和内需的增长在总体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中国向内需型增长转变将使其未来处于有利地位。中国从出口拉动增长到内需增长的转型将是渐进的,最终将使中国未来更好地应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大变局。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