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05日 星期四

财经 > 新闻 > 财经评论 > 正文

字号:  

谁能引领中国商业生态“走出去”

  • 发布时间:2014-09-29 09:41:49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董彦  责任编辑:姚慧婷

  流沙、飞沙、移动沙丘,不断前行的沙漠已成为地球难以治愈的“癌症”。

  地处北疆的内蒙古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土地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内蒙古荒漠化土地面积为61.77万平方公里,沙土地总面积为41.47万平方公里。巴丹吉林、腾格里、库布其、乌兰布和等5大沙漠以及浑善达克、科尔沁、毛乌素等5大沙地,连同阴山北麓严重风蚀沙化区土地,内蒙古荒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2%以上。

  恶劣的生存环境激发了草原人保护绿色家园的斗志。1988年,当亿利资源集团还是一家沙漠盐厂时就在库布其大漠播下了第一粒种子——修建穿沙公路,开始改变沙进人退的被动局面。在此后的20多年间,亿利以点带面,在沙漠里构建了一张公路网,并以路划区,分而治沙。如今,总长500多公里的柏油马路已纵横在库布其大漠中,当记者随采访团行进在沙漠公路上时,两侧的绿色让人产生了一种身在草原的“错觉”。

  把生态当生意做

  库布其沙漠总面积为1.86万平方公里。在2000多年前,这里曾是水草丰美的草原,但因战乱不断,乱垦滥伐,导致土地逐渐荒漠化,成为中国第7大沙漠,其中61%的区域为流动沙丘。只要风起,这里的沙尘一夜就能刮到北京城,是悬在北京头上的一壶沙。

  “如何让沙漠有生命、有生长、有生活?”从小深受沙漠之苦的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在做企业过程中产生了这样的思考。

  沙漠被人类视为死亡之海,如何让没有生命的地方有生命,没有绿洲的地方有绿洲,没有生活的地方有生活,没有生意的地方有生意,关键在于寻找一条可持续的生态治理模式。

  “把生态当生意做,把保护生态、发展生态当成一种商业来做,这样就能实现可持续”,王文彪一语道出了库布其生态治理的核心理念。

  目前,亿利在库布其的治理模式首先是修复沙漠中被破坏的生态,建立起基本生态平衡;接着通过修复沙漠生态来修复土壤,通过特别选定的药材植物让沙子变成土壤;第三步就是水到渠成的将恢复的生态与产业结合起来,让不毛之地的沙漠创造出经济价值来。王文彪将这一过程称之为“立体经济”。

  这种“立体经济”生生不息,解决了治沙“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得”、“如何可持续”的问题。

  20多年间,通过种树、种甘草、建锁边林,亿利共绿化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占整个库布其面积的近三分之一;建起了242公里长、20~60公里的防沙生态安全屏障工程,锁住四周,渗透腹部;通过治沙和发展沙产业使当地牧民的年均收入在近10年间增长了7倍;沙尘暴天气由过去每年七、八十次减少到现在的三、五次,降雨量也由过去的70毫米增长到现在的300多毫米;沙漠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明显恢复,绝迹多年的天鹅、野兔、沙冬青、胡杨等100多种野生动植物不断增多……

  “生态、民生、经济三者在库布其找到了平衡点”,王文彪告诉记者,“用市场经济的商业手段来推动公益的生态环境改善,一定是可持续的,这就是库布其模式。”

  生态生意“走出去”

  2013年8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秘书处与库布其沙漠的主要治沙企业亿利资源集团签署了《全球沙漠治理战略合作伙伴协议》,协议中明确写入“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按照商业的智慧,用生意的理念来发展生态经济的库布其模式获得了全球性声誉。

  大自然保护协会亚太地区首席代表张醒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在借鉴世界治沙经验的同时,完全可以输出库布其沙漠治理的经验,南美、非洲等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也面临着同样的发展与生态平衡问题。

  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创造出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制造走出国门已经不再新鲜,但中国生态生意“走出去”却是一件新鲜事。

  “中国企业走出的企业很多,做了很多购并、投资,大部分是成功的,但也有很多教训”,王文彪认为,“过去‘走出去’,一是为了影响力,二是投资布局。但在如今,更重要的是让企业站上更好的制高点。这就要求‘走出去’的企业应该拥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视角来思考,中国企业的优势是什么,我们国家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这些应成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应把握的重点。”

  9月20日,经济学家、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在2014生态文明企业家(库布其)年会上表示,民间资本缺乏投资空间,所以我们要寻求我们发展的“蓝海”,相对于市场空间已经明确、游戏规则已然确立,竞争激烈的“红海”,绿色经济就是典型的“蓝海”,库布其的商业模式应该进一步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目前国际上批评中国生态问题的声音很多,他们有的并不清楚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巨大努力,沙漠治理的效果很好。中国的生态生意‘走出去’很有可能是全世界最欢迎的,也可能造就中国最好的品牌”,王文彪笑着向本刊记者表示。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全球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入,在全球一体化潮流中“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已经或正在成为承载中国形象的重要国际行为体。在全球化的大潮下,拥有一批成功的跨国企业不仅是国家“硬实力”的保障,同时企业也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软实力”。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里约+20峰会秘书长沙祖康向本刊记者表示,21世纪的经济必须是绿色的,中国治理沙漠的经验模式和绿色生意应该走向世界,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既赚了钱,又做好事做善事,中国的生态生意如果能‘走出去’,能够真正实现强国。我们需要具有中国特色的、代表中国核心竞争力的国家名片,既能传播我们经济的声音,又能传播国家的形象。”王文彪坦言,“希望留在沙漠里的不仅有王文彪的印迹,还有张文彪、李文彪的脚印。”

  (中国报道供稿)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