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房贷增长还得拿捏好“度”
- 发布时间:2014-09-18 15:52: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责任编辑:孙业文
据媒体披露,16家上市银行“涉房贷款”合计金额为12.88万亿元,“涉房贷款”余额高达1.09万亿元,其中住房按揭增长超过了8000亿元。再次打破社会对银行房地产信贷收紧的无端猜测。“涉房贷款”大幅增长,在当前经济放缓、保增长压力加大情形下,到底是喜还是忧,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实问题。为此,客观理性分析房贷增长,准确掌握其正反两方面影响、并适时修订房地产信贷政策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对购房民众来说,住房按揭贷款增长,虽可为购房刚需族解决临时资金困难,让无房族梦想成真,实现了居者有其房。但同时也可看到,按揭贷款增长必然带来不利社会后果:一是让购房刚需族以未来数十年收入为高昂支出代价,把大量收入消耗在偿付房贷之中,其他生活支出必然减少,产生更多“房奴”,其生活幸福指数可想而知。二是由于按揭贷款增长,实质也为更多人涌入大城市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对控制大城市人口增长带来不利。同时,涌入大城市仅有住房是远远不够,又对大城市户口、升学、就业等方面带来更大压力,使城市为社会提供总供给更加短缺,大城市生活环境难堪重负。
对房企来说,房贷增长,对处于冰点的房地产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解了燃眉之急,使一些资金濒临断链危机的房企躲过一劫,可避免房地产业急剧下滑而导致崩盘发生“硬着陆”坏局。而且由于房地产业复苏,还会带动其上下游相关产业如钢材、水泥等产业发展,对化解产能过剩危机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从而为完成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发挥较大推动作用。但同时,这种靠房地产复苏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仅难具可持续性,也无疑加大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艰难性和顽固性,中国畸形经济产业结构短期内很难得到有效改观。同时,由于房地产业临时刺激相关产业,可能会再次掩盖压缩产能过剩及淘汰“三高”企业的紧迫性,使调整产业结构面临更大困难。
对实体经济来说,房地产业复苏,也可间接为推动实体企业发展提供一定机会,甚至也会产生“鲶鱼效应”,对加速实体经济发展起到较大作用。但同时,也会让实体经济产生错觉:关键时候,政府对房企还是要出手相助,尤其在房企遭遇资金困难时,政府更是采取各种救市措施,银行在信贷政策上都实施了有所倾斜的扶持策略,由此更加坚定各级政府对房地产业发展依赖性越来越强,房地产业会成为永不衰败的产业,在很大程度促使实体经济丧失“实业兴国”理念和兴趣,进一步诱发实体经济向房地产业渗透的可能性,加剧实体经济“脱实向虚”。无论如何,这对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是致命打击,这是一个不得不令人担忧的问题。
对地方政府来说,土地财政收入又有了可靠来源,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可暂时缓解财政收支压力,尤其是一些债务巨大的地方政府,能将巨额债务风险往后再推,避免风险一触即发的危险,可以说救政府于“水火”之中。但从长远看,对发展实体经济不利,地方政府仍然会把抓经济发展的主要精力放在扩大卖地和增加土地财政收入上,对为实体经济排忧解难责任性不强、兴趣性不浓;甚至对一些关乎中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也难及时贯彻落实,实体经济发展环境依然难改善,这对振兴我国实体经济不是一件好事。
对银行来说,继续增加房企信贷投入,挽救了一些偿贷压力大和债务危机房企的资金“断链”命运,确保了一些房企不会在贷款到期之后失约,且银行坏账也不会有明显上升。同时,银行也可从信贷增长中获得较高收益回报,这对银行来说似乎不失为一个万全之策。但从长远看,银行在房企上累放贷款会越来越多,难以自拔,无异于饮鸩止渴;而且对其他实体经济信贷投放会减少,难以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现状。尤为严重的是,银行对房地产贷款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还会把社会其他资金吸引到房地产中来,使房地产业“升温不断”,甚至会患上“高烧症”,如此潜藏的金融风险也会越来越大,这是需要十分警惕的问题。
为此,银行部门要掌握好一个度,兴利避害,既防止房地产信贷“一刀切”,把房地产贷款全部压死;又要防止矫枉过正,使房地产业过度膨胀,防止出现房地产业加泡沫化。同时,也要保持理性行为,不能为防范不良贷款和自身利润,而向房地产业注入过多贷款,使注入的贷款量刚好满足房企正常运转,防止房地产业金融高标杆化。尤其要对个人按揭房贷掌握好分寸,政府和金融部门有责任向购房者正确宣传房贷,提示购房族量力而行;防止发生一味迎合政策或政府意图、鼓动购房者盲目按揭、提高个人过度负债、从而加大生活成本和压力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