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超级国民到普通国民 外资待遇"风云突起"
- 发布时间:2014-08-14 10:29:00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姚慧婷
近期,高通因滥用垄断被国家发改委处以百亿元罚单。随后,奔驰、奥迪以及日本12家企业纷纷触碰反垄断调查的火线,集中通过降价以获喘息之机。
与超国民待遇时代渐行渐远相伴,一众外资企业对在华营商环境开始表达不满。
这种声音大概源于2010年。是年,外资企业的月度财务报表上出现了两个新的项目: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至此,中国境内所有内外资企业全部税制已实现统一,印证了“外资无条件优先时代”的结束。
据了解,根据国务院1986年公布的《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产品出口和先进技术的在华外企,可免缴国家对职工的多项补贴;符合出口条件的企业甚至可减半缴纳企业所得税。
多年后,依靠“特区”启动开放之门的中国显然进入了开放的新时代。税收、土地等政策的“超国民待遇”取消、法律监管的完善、本土企业的崛起等,让外资企业的光环顿然失色。由超级国民向普通国民过渡,或者说由与能力远逊于自身的内资企业竞争,倏然向与自身比肩的市场劲旅赛跑,一些外资企业一时难以适应。由是,他们抱怨中国的营商环境有失公正与透明,甚至有“排外”之嫌。
事实上,回顾《反垄断法》实施近六年来的情况,接受反垄断调查的企业内外资兼有,在《反垄断法》面前,所有企业一律平等。中国政府逐渐取消对外企额外的超级国民待遇,恰恰说明了中国正在以法律与法规为准绳,接轨国际通行做法,试图营造更为公平、合理的市场环境。这是一种更为开阔与开放的姿态,是历史的进步,也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法律建设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佐证,值得为之叫好。
毕竟,寻求额外的优惠不是长久之计,它既说明了自身底气不足,也暗示了对方实力欠缺。放眼看,美国、澳大利亚等全球引资大国均实行“国民”待遇,并无特殊可言。让全球资本竞相追逐的,一方面是其稳定的宏观经济和技术发展环境,另一方面便是健全的法律法规。这种健全,体现在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在法治可以屏蔽人为干扰的环境下,外国投资者的信心是稳定的。
由此观之,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令全球瞩目,市场体系和法制建设也在不断修正与完善中。当前,这种“完善”还有待时间的考量,却传递了这样的信号:与超级国民待遇说再见,中国引资将迎来一个更为理性的时代,这对于有实力的内外资企业而言,都将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