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一定要公开透明
- 发布时间:2014-08-05 08:58:56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王斌
“我们不需要国家的产业政策扶持!只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企业自己就可以做好!”2014年7月,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总理座谈会上这样表示。对此,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任浩宁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补贴仍有必要存在,但如果不是因为国企从事服务性、基础性工作产生亏损而补贴,那么政府对其补贴就会影响市场正常竞争。他认为,对于石化、基建、电子领域等有能力自负盈亏的项目不应再给予补贴。
“补贴应公开透明”
新京报:目前,我国政府对于企业的补贴政策林林总总。补贴的目的是什么?
任浩宁:政府补贴的目的主要是支持产业发展,支持企业发展,以及为当地创造较好的就业环境。产业方面,一般涉及朝阳产业、新兴产业、高新技术研发,也有纺织类、煤炭类等传统行业,只要是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就可能拿到补贴。
新京报:曾有人统计过,A股市场上,七成补贴最终流向国企。同时,部分企业的补贴过程中,容易出现寻租等滋生腐败的行为。政府资金是否应该更多地用于公共事业,而不是补贴企业?
任浩宁:补贴还是有必要的,在各个国家和产业中都存在补贴。但要注意的是,补贴一定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预算机制。年初政府做好预算后,如果实际的补贴支出超出预算,就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和审查。另外,补贴一定要公开透明,至少要让纳税人和当地同一领域的企业知道,钱补贴给谁了,为什么补给它,补给它有没有效果等。
“补贴肯定影响市场竞争”
新京报:A股市场上,许多企业的净利润还没有获得的政府补贴多。对于这种情况,政府补贴是否阻碍了资本市场上的优胜劣汰?
任浩宁:这个现象在我们国家的资本市场上是比较严重的。很多地方性国企,就算亏损,也可以靠补贴扭亏为盈。只有地方性国企的真实业务收入和资金流全面公开,普通投资者才可以了解真实情况。我们现在看得到的,是地方政府和地方国企愿意让我们看到的,还有不愿意让我们看到的,这部分才是关键。
按照不同标准,补贴可以进行分类,比如看到的和看不到的,也就是显性补贴和隐性补贴。显性补贴也就是有产业支持政策等明文规定的补贴,隐性补贴就是以各种其他名目进行的补贴,比如环保政策、就业、通过税收反补等等。
新京报:这样去补贴企业,会不会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
任浩宁:肯定会影响市场的正常竞争。但这个问题目前很难根治。设立国企、央企的初衷,是需要它们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应该更多地去做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基础性的工作。如果国企、央企是因为服务性、基础性的工作产生亏损,那么政府给予补贴是可以理解的。如果不是出于这个目的,你给它再多的补贴,企业只会形成补贴依赖。
新京报:有些资源垄断行业的企业,本身已经是行业巨头,获利颇丰,但因企业部分项目符合补贴政策,依然享受着大量政府补贴。这是否会让市场竞争走向无序和垄断?
任浩宁:无序和垄断确实存在,但好消息是,今年我国深化改革的路线已经很清晰了。一方面是国企、央企的深化改革,包括混合所有制、职业经理人制度、上市公司平台整合等,这些是促使国企、央企在股权层面、管理层面等进行一个深刻的调整。同时,中央巡视组对能源行业等领域,涉及项目审批、资源开发的审计力度非常严格,而且这样严格、高效的审计力度可能会一直持续,补贴寻租等今后就没那么容易了。
“政府补贴应有独立监管”
新京报:还有一些高新技术行业,比如风电、光伏,许多企业的精力往往用在如何迎合政府的补贴政策上,而不是研究市场、创新产品。在国家需要和市场选择之间,政府的资金扶持应该如何使用?
任浩宁:业内有种说法,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有的企业去报项目的时候,把项目装扮得光鲜亮丽,补贴就拿到了。有些企业实实在在做事,资金却到不了它们手里。所以,政府的补贴资金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士来打理,政府部门确立好补贴的标准,比如风电、光伏,应该按照发电量进行补贴,由电表记录,没办法造假。
同时,审核项目时,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与行业协会等紧密沟通,形成独立的监管体制,避免寻租行为的产生。此外,如果企业骗补,应将其列入黑名单,要求企业把曾经获得的补贴返还,并施以重罚。
新京报:哪些行业目前已经不那么需要补贴了?
任浩宁:首先不需要补贴的,国企和央企有能力自负盈亏的项目,比如石化领域、基建领域、电子领域。第二个,除了满足高新技术创新等条件之外的上市公司,目前部分地方政府为了扶持上市公司,给予了各种不应该有的补贴,而且在财表中看不到。第三个,民营企业基本都可以自负盈亏的领域,也不需要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