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还有没有救?中国“纳斯达克”呼唤政策红利
- 发布时间:2016-03-11 08:50:26 来源: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王文举
中国网财经记者 王文举 摄
中国网财经3月11日讯(记者 张恒)市场还在为“注册制何时落地”和“该不该推迟注册制”而争论不休。但其实,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一环的新三板早已经平稳实施相当长时间的注册制了。
“以机构为主的市场,投资理念趋同,定价方法相似,也意味着新三板将是泡沫较少的市场”,作为机构投资者,九泰基金产业投资部总经理郑立昌如是说。
与此同时,“新三板流动性迟迟得不到改善”、“政策红利极其缓慢”等言论也在不断折磨着众多三板企业原本就纠结的内心。
有部分企业具备IPO的能力却折返新三板,目的是“更为便捷的融资渠道”,也不乏有些新三板的“老将”已经在慢慢等待中逐渐消耗被吞噬的信心。
众说纷纭,雾里看花,但愿真如新鼎资本董事长、“啃哥”张驰所说:“未来得新三板者得天下。”
为何只有新三板才能真正实行注册制?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注册制改革只字未提,引发外界对继续推迟的判断。市场对于实行注册制大多持恐慌态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来自去年A股的巨幅震荡。在股市大跌中,以散户为主的A股市场哀鸿遍野,股民损失惨重,同时股市暴跌加速散户撤离,形成恶性循环。
而新三板以500万的投资者门槛杜绝了此类现象的发生。新三板成立之初的血统就注定其以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客户为主,较之散户,机构投资有着更强的专业性和风险承担能力,同时对股价的定位能力也强于散户,这也许是新三板能够施行注册制的重要基石。
而主办券商制度则更像是“注册制”实施的防护墙。国信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鲁先德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制更多的是体现在审核环节,而新三板目前实行的主办券商制度与注册制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同时,券商的作用不单单体现在推荐挂牌方面,在对企业持续督导的过程中也对市场起到了良性的作用。”
所以,新三板成立之初便承载了众多的期待,甚至被誉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与这个世界上著名的交易所相同:都是机构投资者的市场,也一样实施做市商制度。
企巢新三板学院院长程晓明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这样阐述:“新三板核心是做市商制度,其主体作用不是提高流动性,而是通过双向报价来引导投资者对高科技创新公司合理估值。”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撰文称:“新三板是完全‘市场化’的自由市场,它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骄傲。新三板不仅在挂牌登记上采用了包容性极强的备案制,而且还采用了协议转让和做市商任选的交易机制,这是真正的‘机构市’,丝毫没有‘政策市’的影子,这是新三板的伟大与进步。”
IPO退回新三板 融资便利不容小觑
越来越多的企业从IPO的狂热中冷静下来。
西部超导,一家目前市值超过60亿元的新三板挂牌企业,如此体量,即使在主板公司中也能够占到一席之地。西部超导财务总监周通对中国网财经记者透露:“当初我们是从IPO退回来挂牌新三板的,看重的就是其快捷便利的融资渠道。”
中国网财经记者查阅相关公告发现,西部超导在挂牌后不久就完成了一笔2.25亿元的融资。周通坦承,这对当时迫切需要资金扩产的西部超导来说非常重要。2015年,西部超导实现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55.35%。
另外,刚刚借壳成功,同时计划募资30亿元,以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全有时代新任董事长仇思念,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时也表示:“新三板市场制度灵活,不设置收入及净利润门槛,是新药研发机构最适合的资本平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有时代的30亿募资的开创性还体现在定增方式上。“由于之前无利润支撑,不同于根据利润相应倍数估值的定增,阿波罗计划更像是30亿规模的基金。”新鼎资本董事长、“啃哥”张驰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入股成本低,流通性好,几乎没有锁定期。
当然,除新三板的创新的功能性之外,对于投资者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投资回报率了。安信证券数据显示,2015年参与新三板定增投资回报率可以达到140%。对此,作为新三板投资的直接参与者,鲁先德表示:“新三板对于我们来说更多的意义体现在战略层面,随着业务模式的扩展,使得团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当然也给公司带来了一定的收益。”
股转公司数据显示,2015年新三板市场股票发行融资金额合计1216.17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股票发行2505次,融资822.71亿,分别占到全市场的98%和68%。由此可见,新三板之于实体经济的助力效应逐步强化。
目前,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已经突破6000家,远远超出沪深两市公司数量的总和,同时,挂牌公司总市值超过2.6万亿元。有业内人士预测,2016年新三板的挂牌企业数量有望突破万家。
新三板十大政策红利啥时来
然而,新三板企业的挂牌数量和总市值都不是人们最关心的。
新三板的流动性才是刺进每个三板企业心中的利刃。有分析指出,导致新三板流动性差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政策预期落空成为最大的问题。对此,张驰则认为,担心新三板流动性问题是杞人忧天。张驰表示,新三板政策红利释放慢,但是并不代表没有。
“去年四月预测十二个政策‘大招’中,优先股政策和分层制度已经推出,剩下的竞价交易机制、推出转板块机制、降低投资者门槛、推出中小企业私募债计划、允许PE/VC 成为做市商、5%限额的调整、做市时间6个月调整、100万股库存股调整、增加股权质押贷款的定制型和便利性、调整交易的个人所得税十个政策大招之所以还没有推出,我认为是因为管理层希望一步一个脚印,把基础做的扎实些,不希望一口吃个大胖子,那样会出事情的。因此政策利好一定会慢慢推出的,只是时间问题。”张驰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说。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红利之一的分层制度虽然已经离落地一步之遥,但《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分层方案》征求意见稿却仍没有变成正式稿。某不具名做市商相关负责人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除证监会在3月4日对创新层的存在释义时提到“在满足中小企业的差异化需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收集成本”外,股转公司并未明确向市场解释创新层存在的必要性及如何实行差异化管理,“而这才是众人茫然的最大原因。”
正如南山资本创始人周运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首先要让市场看见监管层有动作,才会让市场有信心,市场从不缺少资金,但信心永远比黄金更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