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财经 > 新闻 > 国内经济 > 正文

字号:  

年度经济数据陆续出炉 年底出现回暖迹象

  • 发布时间:2016-01-15 07:06:17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李春晖  责任编辑:张少雷

  中国网财经1月15日讯(作者 李春晖) 2015年年度经济数据陆续开始公布,CPI涨幅创下了六年来新低,进出口方面也出现了“双降”,但是从去年12月份单月的数据来看,宏观经济已显露出回暖的迹象。

  中国出口情况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

  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人民币 ,比2014年下降7%。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下降13.2%;贸易顺差3.69万亿元,扩大56.7%。

  去年的进出口额出现了“双降”,而上一次“双降”是在2009年经济危机时期。对此,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称,外贸“双降”主要是因为外部因素:出口方面主要原因是外需低迷,进口方面则主要受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的影响。

  2015年以来全球出口值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大幅度下跌态势,WTO公布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2015年前10个月全球出口值下降幅度超过11%,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再次出现下降。

  在去年12月份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沈丹阳曾表示,2015年很可能是除2009年以外全球贸易降幅最大的一年。 “是外需比较乏力,而不是外贸不给力。” 沈丹阳曾称。

  在外部环境如此艰难的情况下,我国外贸交出了一份“给力”的成绩单。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称,尽管进口出口值都出现了下降,但我国出口明显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市场份额较上一年有所提升。按美元计价,前10个月我国出口下降2.5%,而同期美国出口下降6.5%,欧盟下降13.2%,日本下降9.5%。

  新年警惕通货紧缩风险

  1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5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2015年全年CPI同比上涨1.4%,涨幅创下了近6年来新低; PPI同比下降5.2%。

  从12月单月的数据来看,12月份PPI同比下降5.9%,这是PPI连续第五个月同比降幅维持在5.9%,也是连续第46个月同比下降。PPI未获改善,工业部门仍面临通缩压力。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需求不足导致通缩升温是2016年内首要风险,政策宽松及供给侧改革应同时发力,力抗通缩。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称,12月份,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石油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出厂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7.3%、20.8%、18.7%、17.2%和13.9%,合计影响当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同比下降约3.7个百分点,占总降幅的63%左右。

  可见, 石油、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价格下跌是拉低PPI的最主要因素,这些行业也是供给侧改革发力的重点。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曾表示,2016年要以钢铁、煤炭等行业为重点,力争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化解产能过剩方面取得突破。

  去年12月单月数据显露回暖迹象

  去年12月份单月的数据带来我们一些惊喜。

  2015年12月制造业PMI为49.7%,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从分项来看,产成品库存指数下降0.6个百分点,而原材料库存指数回升0.5个百分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12月供需两端库存指数“一升一降”显示制造业似乎有阶段性复苏迹象。产成品库存代表下游需求状况,而原材料库存则反映了上游供应商基于未来市场需求预期所作的决策。 “产成品库存下降+原材料库存上升”的组合通常被视为制造业复苏的重要迹象。同时,12月份非制造业PMI 为54.4%,创下了一年以来的新高,表现出强劲的扩张动力。

  去年12月份的外贸数据同样好于预期。2015年12月进口下跌4%,为2014年12月以来最小跌幅,而12月出口同比上涨2.3%则是2015年2月以来同比首升。

  但屈宏斌认为,贸易数据略有企稳但可持续性尚待观察,未来贸易形式仍旧严峻。海关总署数据也显示,2015年12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1.2,较11月回落0.8,表明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压力仍然较大。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