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新闻 > 正文

字号:  

老龄金融是老龄化经济体的重中之重

  • 发布时间:2014-09-23 14:34: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陈郁  责任编辑:孙业文

  中国首部老龄产业发展蓝皮书《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老龄金融是老龄化经济体的重中之重。在西方发达国家,老龄金融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主体板块,大力发展老龄金融是未来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目前,中国老龄金融业面临着国民老龄金融意识缺失、老龄金融产品匮乏、老龄金融市场开发滞后等问题,迫切需要创新理念、转变战略,顺应老龄社会的要求,构建包括老龄金融在内的、适应老龄化经济体要求的新型金融体系。中国老龄金融业发展潜力巨大。

  着眼长远看,中国应对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老龄化挑战,最重要的准备不足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物质基础、制度安排和金融准备等方面,其中金融准备不足是最严峻的问题,不仅不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风险,而且还关系老龄社会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健康持续运行。推进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金融创新、建立健全老龄金融体系,引导市场在老龄产业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既是大力发展老龄产业的需要,更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的重要保障。

  相较许多发达国家,中国的老龄金融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总体而言,以养老储蓄为代表的传统老龄金融服务依然处于银行类老龄金融产品的主流地位。就保险类老龄金融产品而言,由于基本养老保险具有强制性、互济性、普遍性特点,该项制度执行情况较好,保障了离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生活需求。企业年金是对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的重要补充,是中国正在完善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支柱”,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商业养老保险是老龄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保险公司已经推出了大量商业养老保险产品。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金融机构已经意识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养老储蓄是大部分人目前主要的养老理财产品,呈现出养老储蓄“范围广、比例高”的局面。但必须看到,养老储蓄尤其是定期储蓄存款,具有流动性和灵活性较差的缺点,大规模储蓄不利于老年人应对突发疾病等急需使用大笔资金的情况,且不少老年人甚至将所有收入都投入储蓄,这实际上是一种低效的理财方法。而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养老金融产品的单一和低效。报告指出,当前中国商业养老保险呈现出“两多两少”的特征。即“品种多”、“门槛多”、“参与人数少”、“监管少”。基金公司从2012年开始纷纷试水养老基金理财产品,涉及到公募基金、专户定投产品等多个领域。总体来看,基金公司相较于银行、保险公司等传统养老金融产品主体更具有专业性与灵活度,但从渠道营销和品牌影响力来看,养老理财市场中基金公司还处于相对劣势。信托作为专注资产管理的金融产品,其诸多特性都符合中国养老功能的需求,未来应充分利用其产品特性,用以保证国家与个人的养老资金安全,增强养老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由于老年人特殊的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相对于基金、信托等理财产品而言,直接股票证券投资在养老金融产品序列中相对缺乏前景,但在投资结构与特征方面,债券市场存在一定的发展机会。

  报告指出,中国养老保险由三大支柱组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者应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发挥作用,养老体系才能够得以不断完善并充分运转。但中国的养老保险体系的现状是“第一支柱独大”,同时企业和老年人群缺乏对养老体系的充分了解和主动为自己争取福利的主动性。针对中国养老体系的结构失衡问题,报告指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亟须通过制度创新和市场运作来发展和壮大另外两根支柱,这样才能减少对于基础养老的过重依赖,充分发挥养老体系的整体功能。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