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产品急吼吼挂钩股票 借钱炒股此起彼伏
- 发布时间:2014-12-16 07:41:12 来源: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张明江
股市“疯牛”疾驰而至!这让银行有些挠头,正赶上揽储季,银行却眼见着储蓄疯狂外流。着急的还有近一段时间风头正盛的P2P平台,投资标的秒抢即光的光景也一去不返……不过,“疯牛”有传染性,霎时间,几乎所有的理财产品都开始挂钩股票,颇有一种让疯牛跑得更远些的架势。
银行理财 急着挂钩股市
临近年底,银行理财的收益开始升温,只是因为随着降息,收益在6%以上的理财产品不如去年多了。而牛市的来临让银行的理财客户流失了不少,着急的银行纷纷搭上牛市的便车,推出了多款挂钩股市的银行理财产品。
近日不少银行推出的挂钩股市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较普通银行理财收益率高出不少,而起购金额并不高。如招商银行在售的一款41天期“焦点联动系列之股票指数表现联动理财计划”,起购金额仅为5万元,年化收益率则达到了12%。
银率网相关人士表示:“银行之所以加大挂钩标的为沪深300指数结构性产品的发行力度,主要是受益于国内A股市场出现的小牛行情,银行想通过发行这种挂钩股市的产品吸引投资者。”
银率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以来,共有22家商业银行发行858款结构性理财产品,环比增加16.73%,同比更是暴增95%。其中,挂钩股票指数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最多,为235款,占比27.39%。
风险提示
“这种产品风险较高,购买时需要量力而行,要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向记者表示,股市起起落落本身风险就高,这种产品适合有投资经验且偏好风险的投资者。
这位理财经理坦言,挂钩股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并不意味着股市上涨就能挣钱,也需要看清这款理财产品的属性。一般来讲,如果股市的涨幅或跌幅远超过理财产品设定的线,按照结构性理财产品设置的规则,只能按照最低的收益率标准来兑付。
P2P平台 股民新的融资渠道
疯牛行情下,借钱炒股此起彼伏,P2P显然成了投资者新的融资渠道。
“没想到,平台上线也就一两个星期,每天都有四五个配资人来借钱。”12月初刚刚上线的趣炒股是一个专门经营配资股市的P2P平台,其副总裁向记者说,尽管平台还没怎么宣传,但每天前来询问的投资人和借款人都很多,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期。记者一家炒股网站上看到,已经有30多个项目标注“筹款完成”,最高借款50万元,最低5000元。借款期限普遍在1个月左右,年化利率均为12%。且所有项目均标注以市值高于借款金额的股票做抵押。
“抵押的股票市值是放大杠杆后的炒股金额,平台最大的杠杆率是5倍。”平台负责人解释道,配资人拿1万元做保证金,5倍杠杆后就是借资5万元,加上保证金就是6万元。也就是说,配资人可以拿着6万元的资金去股市投资。“平台不会把钱直接打到配资人账户,而是注入第三方电子账户平台,并设定警告线和强行平仓线,确保资金安全。”
5倍的杠杆率并不算太高。华东某P2P平台工作人员介绍,其最高配资比例可达15倍,最高配资额600万元。
“融资融券的杠杆一般才有1.2到1.5倍,5倍杠杆已经算得上是赌博了,10倍以上就已经很疯狂了,更别说15倍了。”一位金融从业人士向记者坦言,杠杆率越高,虽然挣钱的可能性越大,但赔率也将随之增加。
这位业内人士介绍,借款杠杆率在5倍左右的配资人,需要对自己投资股票有足够的经验和信心,而投资人在选择平台时更要选择有资质和风控较好的平台,防范平台和融资人跑路。
信托理财 跟着牛市火一把
走了一年“背”字的信托行业,终于借着年底突然而至的牛市火了一把。
“最近外贸信托做得很火,这种信托很多都是将资金投向二级市场的。”一位信托业内人士介绍,这种信托通过私募到信托做过桥,并将此包装成理财产品,而募集到的资金,或直接投向二级市场,或做“量化对冲”之后,再投向二级市场,而后者最近增加不少。
据了解,量化对冲就是在二级市场做个卖多卖空的对冲之后,将其包装成理财产品出售给普通投资者,但准入门槛需达到100万元。“这种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比此前债券型的高很多,大约能达到20%,而债券只9%左右。”
据用益信托不完全统计,12月第一周共有26家信托公司参与成立了61款集合信托产品,其成立规模约为108.7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周成立的61款集合信托产品在融资规模上,主要集中在股权投资、证券投资、权益投资及贷款上。其中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共成立10款产品,累计募集资金17.82亿元,占总规模的16.38%,较前一周相比出现较大的增幅。
投资信托往往需要100万以上的资金,可想而知,信托的风险的确比银行理财产品要高出不少。
“一般来说,信托分为优先级、中级和次级,优先级风险最小,但收益也只有8%左右。次级风险最大,收益也就最大。中级则在两者之间。”国际金融理财师王松介绍,投资者在购买信托产品时要看清信托产品结构、投向和如何设计,量力而行才是最重要的。
保险 理财类险种再战江湖
央行降息,加上“双12”的噱头,再叠加股市走上一波“小牛”行情,令已经沉寂多时的保险理财市场再度风生水起。进入12月以来,多家保险公司为了2014年的业绩做最后一搏。理财类保险产品成为不少险企的杀手锏,其密集程度创造了一个年内小高潮。
从市场公开信息了解到,包括新华保险、平安人寿、中国人寿、中意人寿、合众人寿等多家公司都推出了以理财为主的保险产品,多是分红型或万能型产品。机构数据显示,在被纳入排名体系的195个保险企业投连险账户中,11月份获得了3.6%的平均收益,刷新了9月份创造了3.34%的年内纪录。不过按照同期沪深300指数超过10%的上涨幅度来看,投连险产品总体仍然跑输大盘。
据业内人士介绍,投资型保险产品的收益率并不太高,这主要是由于在这一波股市启动前期,保险资金出于稳健的考虑没有太过加仓,导致踏空了一波行情。尽管如此,保监会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保费就已经创下了年内新高,业内预期,11月、12月的增长会再创新高。如果到2015年股市再爆发出新一波上涨行情,保险资金很有可能积极入市,投资理财型的保险产品将更加火热。
保险产品虽然具有一定的理财功能,但其收益率都具有不确定性。一些互联网销售的产品门槛比较低,但风险提示不足。投连险的风险系数更高,需要与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人购买。此外,保险产品未到期退保一般都会产生一定费用,购买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合同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