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9日 星期三

财经 > 保险 > 保险要闻 > 正文

字号:  

保险高现价产品埋风险 保监会将开展压力测试

  • 发布时间:2016-01-28 09:22:16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郭伟莹

  保险业负债端和资产端的匹配问题,成为近期行业关注的热点。作为影响险企展业和投资行为的关键,监管层表态将对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开展压力测试,防范相关风险。分析人士认为,部分险企希望通过高现金价值产品形成资金池,吸纳保费后投资权益市场比例很高,风险由此增大。相关政策调整对秉持稳健经营的大型险企影响有限,而对前期销售模式有风险的中小保险公司可能会有较强针对性。

  防范化解现金流风险

  在保监会召开防范化解满期给付与退保风险工作会议几天之后,相关风险再度被监管层提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1月25日在2016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表示,监管工作要防范满期给付和非正常退保风险,建立资产负债匹配监管的长效机制。同时,开展现金流压力测试,防范化解现金流风险。

  广发证券分析师曹恒乾表示,高现金价值产品是存续期较短的理财型产品,投资者往往在投资后的第二年选择提取本金和利息。这类产品可能拥有较长的合同期限,但在利率设定上,在第二年的投资回报往往达到最高,鼓励投资者在次年就提取本金和利息,其本质上存在风险错配,以新增投资款补偿到期兑付要求,一旦发生挤兑,很有可能产生流动性危机。另一方面,类似产品对险企而言并无明显盈利效果。中小险企主要希望通过类似产品获得资金支持,形成资金池,并寻找能带来高收益的投资标的,存在类似杠杆的行为。

  业内人士表示,在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趋势下,高现金价值保险产品的高息具有明显的市场吸引力,保险公司吸纳保费后投资权益市场比例很高,风险由此增大。2015年以来举牌上市公司的保险资金,大量来源于以销售高现金价值保险产品为主的保险公司,而具有此类刚性兑付压力的保险公司多数为中小险企。

  华泰证券分析师罗毅表示,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高现价产品的丛生加之短期内满期给付和退保,可能对保险公司带来现金流考验,但监管层意在引导保险业发展指向以价值为主,在注重投资的同时将更多的重心转移至负债管理上,将万能险积累的客户资源引渡到传统保险的需求上,同时研发更多有吸引力的长期投资型保险。

  影响分化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保险业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规模约为6700亿元左右,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主要为万能险新增交费,而3年期以内万能险产品新增规模占万能险总新增规模比例较高,预计可能超过50%,数额超过3300亿元。

  国金证券分析师徐飞预计,相关监管政策调整对于万能险销售较多的民营保险公司影响较大。以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和原保险保费收入的比值观察保险公司业务结构可以发现,华夏保险、珠江人寿分别达到2930.1%、18354.1%,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远高于原保险保费收入;而富德生命人寿、前海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幸福人寿、君康人寿对应数值分别为107.6%、351.9%、111.7%、159.8%、438.5%,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也明显高于原保险保费收入。相比之下,上市保险公司的寿险业务对应数值较低,中国人寿、平安寿险、太保寿险、新华保险四家公司指标分别为6.8%、40.6%、6.1%、2.4%。

  曹恒乾表示,对比中小险企,大型险企对于类似高现金价值产品态度较为谨慎。后者市场地位稳固,销售团队较大,并无激进扩张的需求,风险偏好较高的高现金价值产品不多。所以,保监会召开的防范风险的会议主要针对前期销售模式有风险的中小保险公司,对秉持稳健经营的大型险企影响有限。

  保险公司人士表示,高现金价值产品存在的风险由来已久,负债端高收益率承诺连带的成本增加对资产端的投资管理、风控等能力要求相应提高,风险的大小视投资环境和机构投资团队的业务水平而不同,并非所有险企都可很好把控。此前,保监会曾发布指引,提出保险机构应考虑保险产品本身被用于洗钱的可能性。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